菲利浦也屬于小家電品牌,這也是家喻戶曉的。也曾經進入中國汽車影音市場,但由于各種原因,后來退出中國市場,與2004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靠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得到許多大批發商的認可,迅速在全國建立了銷售渠道,但由于選擇OEM廠家的失誤,質量不能得到保證,產品使用中的穩定性不夠好,從此市場中表現不瘟不火。
西門子VDO以后置產品為主,但同時也有前置產品,主要渠道在汽車生產廠家(前裝市場),如上海大眾汽車就是用他們的產品。
在我國汽車影音零售市場這片剛剛開發的處女地中,外資品牌卻已占據了大半江山。其中,日系品牌在我國市場占有率達50%~60%,包括先鋒、松下、索尼、阿爾派、歌樂、JVC、健伍等知名品牌先后進入中國,并且在國內設立了工廠或SKD組裝其品牌汽車音響。松下宣稱其2002年在中國汽車音響零售市場份額已達23%,其2003年的目標是由23%的市場份額增長到25%,2005年將繼續擴大到30%!
而在汽車影音的零售市場,90年代國內廠家的品牌與質量還常常不能獲得車主的信任。例如在改裝市場上,為了改善車載音響效果,將原裝的卡座模擬信號改裝成數字信號的車主,在選擇品牌時,以前絕大多數將目光投向了洋品牌。但現在由于價格原因,越來越多的車主選擇國產品牌。 2000年以后,隨著國內家電企業的進入,不斷地蠶食國際知名品牌的市場份額,以良好的售后服務、良好的信譽度、技術的快速跟進,便宜的價格在市場中得到消費者和經銷商的青睞。
當前國汽車影音市場主要有前置和后置2部分。前置主要是指主機,其中有CD、VCD、DVD和顯示屏;后置主要是指揚聲器,功放等。后置產品差別很大,價格相差也很大,改裝一輛的的后置可以花1、2千元可以聽,但花30萬元也不一定能能滿足發燒友的要求。以西門子VDO、萊福、雷霆、KICKER、MA、大地震等為主,目前,世界級頂級品牌美國的麥景圖、英國的麥古龍、DLS等也逐一登陸中國,高檔的后置產品是一種藝術品,適合播放流行樂和搖滾樂,非常注重音質,其產品以音質純凈自然,設計細致入微著稱。企業是經常上百年的音樂的沉淀而來的,在這里不列為產品的范疇,不做過多的分析。我們在這里分析的汽車影音產品就是指前置產品。
中間小是指國內汽車影音企業
主要在市場中處于二線品牌,這個“小”指品牌數量的少,且市場份額小。一方面有家電巨頭進入汽車行業,創維、康佳、新科、TCL、愛國者、中興、華為、京華、上廣電等。另一方面是以出口為主,然后轉為內銷的廠家,如德興數碼、necvox、上海晴田、長征數碼、好幫手、華陽、紅雅仕等。
家電巨頭進入汽車行業,靠的是在國內家電行業的品牌影響力,比一線品牌更加便宜的價格,這些家電巨頭加入,是產品更加多樣化,消費者也有更多的選擇,改變了以前一線品牌獨霸天下的局面。但也因為這些家電巨頭沒有掌握核心技術,自己沒有生產線,產品處于OEM貼牌階段,在市場中很難得到渠道商的認可。但這些家電巨頭想學習家電的成功模式(價格和規模與一線品牌競爭),就好像當初打敗松下、索尼彩電一樣。至于能不能取得勝利,在筆者的文章《五問家電巨頭進入汽車電子》里有詳細的闡述。
德興數碼、上海晴田、長征數碼、好幫手他們也同樣不掌握汽車影音產品的核心技術,它們以貼近市場脈搏,滿足車主的需求,為車量身定做的方式,在市場中取得巨大的成功,說的很直白一點,如果看到三星的成功,就能看到它們所具有這方面的影子。他們主要針對車主不愿意改裝剪線,4S對剪線改裝后不提供售后服務保證的特殊規定,直接為市場中的中高檔車量身定做轉接插頭,面板,使安裝后與原廠一樣,但價格少了一倍,在市場中得到車主和渠道商的認可。得到渠道商的大力推廣,市場表現強勁。
華陽是2004年汽車影音市場的一匹黑馬,主要有2方面的因素:一是因為有生產車載機芯的實力(信華機芯),機芯在汽車影音里屬于核心部件,有價格和質量方面的優勢,能得到渠道商的大力推廣。二是去年華陽推出一款3999元的套機,掀起了價格戰的高潮,使知名度大大提升,消費者也受益,使市場進一步的成熟。他是成為2004年汽車影音行業最大的一個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