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工業發展初期,人們對發動機冷卻的要求要比今天簡單得多,所以當時冷卻系統的保養也就很簡單。在福持T型車使用手冊的保養須知中只是這樣簡單地介紹道:“循環系統應該及時并徹底地清洗。”冷卻介質為純凈水,但是為了確保冬季里發動機能夠正常運行,福特汽車公司建議:“可以用甲醇作為高級防凍液! 1928年,當A型車駛上公路時,司機便可以從福特銷售商那里購買到一種效果良好的防凍液了。它仍然是一種酒精混合液,但是正常保養時要求放干所有防凍液,夏天則要換成純凈水,以防過熱。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最初那段日子爬上爬下排空和灌注這種冷卻系統的工作量竟比現在將近一年使用期對系統進行保養的工作量還要多。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汽車制造工藝得到改進并且被轉為民用的軍事技術在汽車發動機溫度控制中大顯身手,然而大多數汽車司機并未將冷卻系統真正當作一件重要的事情并要求加以改進。
40年代末50年代初誕生的高壓縮比V8發動機發出更多的熱量,這就需要LLI日的低壓縮比發動機有更好的冷卻系統來進行溫度控制。用來改善發動機冷卻效果的方法之一是選用冷卻效果較好的乙二醇來作為冷卻液。原本為二次大戰軍用飛機和軍用汽車開發的乙二醇加水的混合液,沸點更穩定,而結冰的溫度比純凈水還要低。此外,乙二醇—水混合液可以在冷卻系統內整整呆上一年。在戰后民用領域內,這種冷卻液被認為是“耐久型”防凍液。無意之中在發動機里“灌滿了它,然后忘掉了它”,這便成了絕大多數車主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