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業進入"資本時代"
盡管國家發改委和分析人士一再提醒中國汽車投資過熱,但近來發生的事情仍然說明汽車也還是塊充滿誘惑力的大蛋糕。
上周,國內冰箱業的老大———科龍電器董事長顧雛軍斥資4.18億元入股揚州亞星客車,成為繼春蘭之后又一家殺入汽車領域的家電企業。而同樣在上周,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河北保定長城汽車成功在香港上市,并立即在港市上受到追捧,超額認購682倍,其董事長魏建軍也一躍成為國內汽車業里的首富。
顧雛軍的跨行發展與魏建軍的借市升值,都是用資本這一手段拉開了口子,而吸引這種資本流動的是汽車業內的豐厚利潤。
在這種利潤下,上周,另一個傳出“轉行”消息的是———中國藍星集團。這個化工產業起家,兼做汽車連鎖維修的企業把眼光放在了海外,準備收購韓國雙龍汽車。據悉,這一收購將耗資5億美元以上。顯然,藍星此舉,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曲線發展”,通過收購雙龍,然后便想進入國內的越野車和轎車生產領域,從而盤活資產。
同樣財大氣粗的中國石化則把精力放在了汽車相關產業上,上周,中石化下屬的潤滑油公司宣布將聘請張藝謀拍攝廣告片。在這種大手筆營銷創意的背后,是中石化想要做國內潤滑油市場龍頭的雄心。
外面的人想進來,而汽車業內正在為維持行業內的地位而奮斗。最近就相繼傳出東風悅達起亞將建立新廠,擴產到20萬輛;而同樣韓資背景的北京現代二期工程進展迅速,明年產能將提升到15萬輛。這一系列的增資擴產消息,說明汽車是個高投入的行業,沒有大資金支持,很難跨進這個門檻。
|
如果網友需要將本文轉載到論壇,請點擊下方按鈕復制代碼,再在“PCauto論壇”發貼框里粘貼即可,該方法也同樣適用于其它大部分論壇,非常方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