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一個時期以來中國車市的起伏不定中,號稱要成為國際A級車展的第十一屆上海車展今日在此間揭開帷幕。依然是攢動的觀者的人頭,依然是靚麗的車模和同樣搶眼的汽車,但是,車展之后的中國汽車市場是否可從寒轉暖,這依然是大家期待中的懸念。 的確,從規模上而言,由于國際頂級汽車廠商的鼎力加盟,本次上海車展在中國奠定了老大地位,無法令北京車展望其項背。似乎,它已成為世界汽車品牌的盛宴,在車展上,眾多汽車品牌首次推出,一些新車型即將步入中國市場。期間,引人矚目的是具有奇瑞自主品牌發動機的亮相,它使中國汽車真正具有了一顆“中國心”,無疑,此舉對中國汽車的自由研發具有劃時代意義。據悉,該發動機廠目前已擁有三個系列十八款,堪與國外品牌叫板。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在熱鬧的車展背后,也會有一些陽光下的陰影,同那些國際知名車展相比,上海國際車展也并非盡如人意,比如,在新車型的世界首發方面還略顯不足。另外,與眾多跨國汽車巨頭相比,中國汽車展現的自主品牌依然缺少。
顯然,國外汽車巨頭參加上海車展的踴躍表明,中國這個潛力無比的汽車市場讓他們垂涎,他們也紛紛表示,中國是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場。但是,在一些海外汽車巨頭于車展上比拼、張揚實力的同時,他們又不得不面對一些尷尬——今年一季度,包括德國大眾、通用在內的一些車商在中國市場的利潤均有下滑。而去年,通用在中國的汽車銷售同比卻增長百分之七點二,其市場份額也從二00三的百分之八點五上升到百分之九點三。
雖然如此,世界汽車巨頭們依然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他們在中國造車的決心毫不動搖。正如東風標致總經理竇賽爾在車展上所表示的那樣,中國市場對他們越來越重要。他說,東風標致今年計劃產銷四萬輛,從現在的情況看完全可以完成這個目標。一切都在正常運轉,東風標致在中國將會有更好的市場前景。
此間專家分析認為,當前,中國正處于重工業化轉型期,與汽車密切相聯的機械、紡織材料等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較強,會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權威報告也顯示,由于擁有較低的制造成本和較好的性價比,在三到五年內,中國將不僅成為汽車制造大國,還將成為汽車出口大國。而上海車展的火爆也可以折射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一個橫斷面。無論如何,它都會更迅速地融入到全球化的進程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