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汽車電子 提升產業水平
據國家有關部門對我國汽車發展前景的預測,2008年以前,汽車年需求量仍將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率。今年以來,有眾多的外國公司到中國進行考察,已有相當一部分企業與我國汽車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涉及零部件、汽車電子、汽車用鋼鐵及材料等。這是因為經過改革開放20年的發展,中國汽車工業自身也具備了參與國際競爭的一定的技術水平和比較優勢。
國內企業加快自主開發步伐
為適應加入WTO后市場競爭的需要,國內現有企業正在加快自主開發和新產品換型的步伐。目前,國產轎車已達到40多個品牌200多個車型,當年推出的新車型占銷量的50%以上,汽車價格明顯下降,國內市場國際化的效應已日益顯現。
目前,盡管世界跨國企業仍然是中國汽車企業在技術發展方面的主要依靠力量,但更多的企業開始嘗試各種新產品開發方式,擴大技術來源的渠道。據統計,2002年國內企業共向市場推出了97種新產品,在52種新推出的產品中,自行開發已經與技術引進、合資生產共同成為三大主要技術來源;在45種改型設計的產品中,自行開發所占比例已經與合資生產接近,遠遠高于引進技術產品所占比例。
通過與國外汽車企業的合作,中國汽車工業已引進了1000多項汽車技術。從制造技術到產品設計技術,從整車技術到零部件技術,引進技術的數量越來越多,水平越來越高。現在我們已經能夠生產出具有世界一流制造技術水平的轎車,其新車型已經與國際市場同步。中國汽車工業在技術上已成為世界汽車工業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已成為高新技術的載體,尤其是電子技術的發展,已使汽車產品概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安全、環保和節能技術發展迅速
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的技術引進和技術積累,中國汽車電子技術發展正在實現與國際主流技術發展同步,推動了我國汽車安全、環保和節能技術的發展。在這一時期,我國汽車標準化實現了從強制性標準向強制性標準與設計規則相結合的轉變,國家對汽車安全、環保、節能的標準日益嚴格,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汽車電子技術研究與應用的進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汽油機電控燃油噴射技術的推廣,柴油機電控燃油噴射技術的研究和大量涉及降低排放、減少燃油消耗、提高安全性的零部件的應用。
近年來,我國高標號和無鉛汽油的普遍推廣使用為汽車電控汽油噴射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前提條件,使汽車尾氣三效催化轉化裝置的廣泛應用成為可能。這幾項技術的結合,共同形成了以汽車電子技術為核心的汽油機排放閉環控制系統成套技術,保證了我國轎車產品尾氣排放全部達到歐Ⅱ排放標準,部分新開發的車型可達到歐Ⅲ排放標準。
同時,在汽車柴油機電控高壓燃油噴射技術的研究方面基本攻克了電磁噴射控制閥、電子控制單元、軟件控制算法、匹配標定方法等關鍵技術。在技術創新方面,以電控柴油機分缸獨立狀態反饋與控制算法為代表的一批自主專利技術,達到了發動機控制領域國際先進水平;在產品實用性方面,國內率先實現了電控多缸柴油機和電控柴油機小批量裝機、裝車,并已應用于包括一汽、東風、南汽、玉柴和威孚在內的我國柴油機的主要車型、機型和泵型上。
汽車電子產品應用范圍擴大
隨著汽車工業整體制造水平的提高和汽車市場需求的刺激,汽車產量已迅速提高。特別是轎車、豪華客車生產比重的增加,各汽車生產企業都加快了新車型的開發和上市步伐,近兩年來每年都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新車型推出。一大批汽車新產品的不斷推出,為汽車電子產品的發展和技術進步提供了廣泛的市場和發展空間。汽車電子產品在我國生產的汽車上應用范圍正在迅速擴大。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轎車產品已普遍應用了電控汽油噴射裝置和汽車尾氣三效催化轉化裝置,電控柴油機開展的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取得了重要成果。此外,我國還在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安全氣囊、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及無級變速器等技術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電子計算機輔助駕駛、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等智能化交通運輸系統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也已開始起步。
隨著汽車電子技術逐漸向電子化、信息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汽車將具備娛樂、辦公和通訊等多種功能。據預測,未來汽車電子產品所占汽車制造成本的比例平均將達到30%以上。要保持中國汽車工業持續快速地發展,汽車技術水平的提高、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汽車電子在整個汽車產品中價值所占比例也會越來越大,成為汽車零部件中一支最為活躍的力量。
圍繞四大系統加快研究
今后十幾年,是中國汽車工業從制造大國走向產業強國的關鍵,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提升產業水平,提高產品的高科技含量。因此,要加快電子控制技術研究和應用。結合電子零部件的開發,應重點圍繞汽車安全系統、底盤電子控制系統、車輛信息系統和導航系統開展技術研究與應用工作。
應重點突破的技術包括:線控制技術、42V技術、電磁兼容技術、系統遠程診斷技術、制動防抱死控制技術、驅動防滑控制技術、牽引力控制技術、自適應懸架系統控制技術、車輛穩定性控制技術、電控動力轉向技術、車載防撞雷達、巡航控制技術、車輛導航技術、車載通訊技術、智能照明系統技術。 重點發展的電子零部件產品應包括:42V技術相關電器部件、制動防抱死控制系統、正面/側面安全氣囊、驅動防滑控制系統、牽引力控制系統、懸架控制系統、車輛穩定性控制系統、自動變速箱、動力轉向系統、車輛燈光智能控制系統、電子儀表顯示系統、車輛行駛狀況顯示系統、車載通訊系統、導航系統接收裝置、導航軟件及其他與智能交通系統相關的輔助設備。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汽車產業的國際化,中國的汽車電子產品必將走向國際市場,汽車電子產業化將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社會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汽車工業在中國經濟中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汽車電子化,實現信息技術在汽車工業的廣泛結合,必將使中國汽車工業成為對國民經濟增長有突破性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隨著越來越多的現代信息技術、電子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汽車電子技術必將成為提升我國汽車產業水平的重要推動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