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簡稱汽車管理辦法)的實施,對沒有經過廠家授權的二級經銷商和一些汽車大賣場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相比之下,已經擁有廠家授權的4S店,則不會受到直接的影響。但是,品牌管理辦法的矛頭并不單純指向“授權與否”,而是對整個汽車流通市場的一次大規模的整改和規范化清理。因此,所謂“根正苗紅”的4S店,也絕不能躲在屋里偷著樂,自認為市場的低價制造者消失了,自己的日子可以高枕無憂了;實際上,汽車4S店今年將會遭遇到更多在同一起跑線上的競爭者——授權經銷店。 據統計,2006年上海市汽車(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上牌量為221999輛。按照上海乘用車聯席會負責人的估計,上海上牌車輛占在滬銷售車輛大約60%的比率,據此可知,2006年在滬銷售車輛大約為37萬輛。按照目前的25.7%的全國增長速度,可以預見2007年上海汽車銷量應該會達到47萬輛左右。目前上海共有汽車4S店大約500家,在4S店單店年銷售量不變的情況下,上海在2007年要增加100家4S店才能滿足銷量上的要求。汽車品牌管理辦法實施后,大批非授權經銷商的死亡,也會促使更多4S店的誕生。
高昂的建店投資,苛刻的廠家政策,越來越多的競爭者,越來越挑剔、理智的消費者…外部市場環境越來越殘酷,而政府的政策,比如品牌管理辦法,也會對汽車4S店產生一些不是那么直接,卻會在以后的日子里日益滲透、影響公司良性運轉的不利影響。這一切都迫使汽車4S店不得不苦練內功,從自身角度去提高市場競爭力。并始終以未雨綢繆的態度,采取措施應對市場政策的變化,尋找更好的長期戰略和短期戰術。
1. 優化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目前,很多經銷商,其運作方式跟傳統的小賣部沒什么太大的區別。他們只把精力放在多賣幾臺車上,每天把銷售人員趕出去掃街,下死命令一定要拜訪一定數量的客戶,殊不知,很多銷售人員在外常常躲在咖啡館里喝茶聊天。經銷店的老板們似乎很少從公司運營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發展。經銷商的目的是賣車,但賣車不是最終目的,賺錢才是最終目的。企業管理方法的優劣,對公司是否能賺錢,賺大錢還是賺小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管理方法,不僅能直接降低管理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公司整體運營效率,從而促進公司業務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