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可使人們通過手機實現對自身的地理定位和導航。但據調查,這部分人只占手機持有者總數的15%,因為只有少量手機擁有GPS接收機,那么剩余85%的用戶怎么辦?GoogleMaps正在測試的MyLocation手機定位服務,試圖迎合這部分人的定位需求。
從古代的司南到現代的GPS定位,人類一直試圖在浩渺的天地間找準自己的位置。在網絡時代,只需指尖輕輕點擊鼠標,一個“平的世界”就會躍然呈現在電腦屏幕上。GoogleMaps地圖服務正是憑借著這層深遠的涵義登上了《時代》雜志評選出的“2007最佳電腦類發(fā)明”榜單。
GoogleMaps可以向用戶提供兩種圖:一是矢量地圖,二是不同分辯率的衛(wèi)星照片。它實現了人類地圖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歷史性變革——如今的數字地圖會給你提供所在地和目的地的大量照片,幫助你設定特定路線的導航,給你提供所在地附近的餐館、酒店、旅行社等各種信息。更有趣的是,通過衛(wèi)星照片,你可以俯瞰地球的任何角落。
在這個移動的時代,GoogleMaps又新推出了MyLocation(我的位置)手機定位服務,為四處奔波的現代人提供了能耗更低、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的地圖服務。
用基站實現定位
目前,Google手機地圖正在對這項新技術服務——MyLocation進行測試,這將使沒有配置GPS接收機的手機用戶,仍能使用其手機地圖服務找到自己所在位置,并進行導航。那么,GoogleMaps的定位功能是如何實現的呢?它是怎樣確定用戶所在地的呢?
GooleMaps的MyLocation服務是根據移動通信網絡的基站來確定手機的相對位置的,業(yè)界將這種技術稱為CPS技術。CPS是一種與GPS互相補充的定位系統(tǒng)技術,它的特點是利有現有的全球移動網絡通信系統(tǒng)(GSM網),采用十點差分定位技術,利用手機基站的多點接收進行線定位、點定標。它不受任何遮擋物的影響,只要是在移動覆蓋的范圍內都可以較為精準地定位,因此可做到全球定位,更不需要增加用戶任何的費用。
無線定位技術是通過對接收到的無線電波的一些參數進行測量,根據特定的算法判斷出被測物體的位置,測量參數一般包括傳輸時間、幅度、相位和到達角等。而定位精度取決于測量的方法,蜂窩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中的定位技術主要有基于網絡的定位技術和基于終端的定位技術。其中,基于終端的定位技術就包括GPS、輔助GPS(AssistedGPS)和增強型觀察時間差E-OTD(EnhancedObservedTimeDifference)等幾種方法。
MyLocation使用的方法從理論上判斷應該屬于E-OTD定位方法——手機根據服務小區(qū)基站和周圍幾個基站的測量數據,算出它們之間的時間差,時間差被用于計算用戶相對于基站的位置。而GoogleMaps也較為實用地采用了集上述定位技術中的兩種或多種方法于一體的混合定位技術。
速度與精度的博弈
使用基站來確定位置,精度能比得上GPS嗎?這是很多用戶最先冒出的疑問,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軟件的使用過程中了——用戶從Google地圖網站下載GoogleMaps移動版最新的2.0測試版本到手機中,發(fā)送短信“bluedot”至33669開通,便能夠使用MyLocation服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