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國汽車MCU市場規模將超50億元
[
07-7-10 16:44
] 太平洋汽車網
計世資訊(CCW Research)的研究報告《2006-2007年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預測表明,未來中國汽車MCU市場將步入快速成長期,2007年-2010年期間中國汽車MCU市場銷售額的年度復合增長率將超過30%,預計2007年市場銷售額將超過20億元,2009年市場銷售額將接近40億元,2010年市場銷售額將超過50億元,同比增長率將達到29.3%。
EMS和汽車音響是兩大應用領域
2006年中國汽車MCU的應用市場結構中,按MCU在各種汽車電子產品中的銷售額計算,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EMS)和汽車音響依次占據市場排名的前兩位。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所用MCU占總體市場份額達到25.3%,排名第一。隨著國Ⅲ排放標準逐步在中國市場推廣應用,能滿足這種排放標準控制精度的32位MCU成為大勢所趨。汽車音響所用MCU占總體市場份額達到22.3%,排名第二,兩者所占市場份額總和超過45%。隨著全球汽車音響產業的轉移和擴張,中國正成為全球汽車音響的主要生產基地和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專業化分工亦日趨明顯。同時中國本土的汽車電子企業以生產汽車音響為主,汽車音響中的MCU主要是16位和32位,技術含量比較高。
中國汽車微控制器MCU供應商主要有飛思卡爾、富士通、ST、瑞薩科技、英飛凌、Microchip、東芝、NEC、Cypress和AMIS等。
從低端不斷向高端演進
隨著汽車向更節能、更安全、更舒適方向發展,汽車電子系統的功能日趨復雜,汽車MCU從低端不斷向高端演進成為用戶需求趨勢,汽車用MCU的需求層次和數量不斷提升。目前一部中檔汽車采用的MCU數量大約是40至50片,而高檔車型可達到80甚至100片。
MCU是汽車電子中的核心部件,從簡單的車燈控制到復雜的發動機控制、汽車遠程通信,實現高、中、低端微控制器MCU在汽車中都可以發揮作用,可以共存于一個系統中,汽車眾多的控制功能,無不與MCU的功能密切相關。中國汽車微控制器MCU的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由于電子產品在汽車整車中所占的比例將逐年提高,系統的運行也從最初的單一控制發展到如今的多變量、多目標綜合協調控制,這就需要大量高性能的MCU。可見,隨著汽車電子系統的功能需求日趨復雜,車用MCU從低端不斷向高端演進。
汽車MCU已成為半導體廠商爭逐的熱點市場。8位、16位、32位MCU適用于不同的系統應用,安全系統、馬達控制、電力機車、安全與控制以及車載娛樂系統將成為16位和32位MCU產品的新驅動力。并且隨著市場對汽車智能化、舒適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斷提高,32位MCU發展最為快速。未來幾年汽車MCU最集中的發展方向將是混合動力車用MCU的開發。
單片解決方案成應用趨勢
隨著成本意識的提高,單片解決方案將成為一種應用趨勢。汽車電子逐漸與通信、無線技術、網絡等技術的融合,催生了MCU集成RF、光傳感器、模擬器件及多芯片的應用。特別是汽車MCU會集成模擬功能,如飛思卡爾推出了一系列器件,它們就是將高性能的閃存MCU與模擬IC集成在同一個封裝中。
同時MCU和DSP的集成將是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系統的關鍵,目前越來越多原來依賴MCU的應用現在也需要信號處理能力,而DSP能更好地完成這些功能,因此必須將MCU和DSP集成到一起。在此類應用中,DSP通常執行計算密集的算法,而MCU則負責接口、網絡及控制等功能。與分立的MCU和DSP相比,將二者集成在單一芯片中,可以降低系統成本和功耗,同時提高了效率和性能。
內置閃存MCU將成市場主流
隨著汽車向更節能、更安全、更舒適方向發展,內置閃存的MCU將成為市場主流,車載內置閃存MCU占據整個內置閃存MCU的市場份額達到20%。它將替代傳統的MCU,其優勢在于其不僅可以降低研發成本,縮短開發周期,還可減少管理費用,其最大的優勢是靈活性,閃存MCU可以使開發人員快速響應用戶的需求。
內置閃存MCU在發動機控制、汽車音響、導航系統等領域將不斷深入應用,增長趨勢將不斷顯現。如英飛凌于2006年初宣布開始批量生產其面向汽車系統的高級32位嵌入式閃存MCU,2007年年底前,英飛凌預期將為歐洲汽車制造商供應大約600萬套這類MCU。飛思卡爾32位MCU內置閃存容量提高到了1MB,而且針對車用MCU的不同需求,提出了不同解決方案。
EMS和汽車音響是兩大應用領域
2006年中國汽車MCU的應用市場結構中,按MCU在各種汽車電子產品中的銷售額計算,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EMS)和汽車音響依次占據市場排名的前兩位。發動機電子控制系統所用MCU占總體市場份額達到25.3%,排名第一。隨著國Ⅲ排放標準逐步在中國市場推廣應用,能滿足這種排放標準控制精度的32位MCU成為大勢所趨。汽車音響所用MCU占總體市場份額達到22.3%,排名第二,兩者所占市場份額總和超過45%。隨著全球汽車音響產業的轉移和擴張,中國正成為全球汽車音響的主要生產基地和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專業化分工亦日趨明顯。同時中國本土的汽車電子企業以生產汽車音響為主,汽車音響中的MCU主要是16位和32位,技術含量比較高。
中國汽車微控制器MCU供應商主要有飛思卡爾、富士通、ST、瑞薩科技、英飛凌、Microchip、東芝、NEC、Cypress和AMIS等。
從低端不斷向高端演進
隨著汽車向更節能、更安全、更舒適方向發展,汽車電子系統的功能日趨復雜,汽車MCU從低端不斷向高端演進成為用戶需求趨勢,汽車用MCU的需求層次和數量不斷提升。目前一部中檔汽車采用的MCU數量大約是40至50片,而高檔車型可達到80甚至100片。
MCU是汽車電子中的核心部件,從簡單的車燈控制到復雜的發動機控制、汽車遠程通信,實現高、中、低端微控制器MCU在汽車中都可以發揮作用,可以共存于一個系統中,汽車眾多的控制功能,無不與MCU的功能密切相關。中國汽車微控制器MCU的市場規模不斷增長,由于電子產品在汽車整車中所占的比例將逐年提高,系統的運行也從最初的單一控制發展到如今的多變量、多目標綜合協調控制,這就需要大量高性能的MCU。可見,隨著汽車電子系統的功能需求日趨復雜,車用MCU從低端不斷向高端演進。
汽車MCU已成為半導體廠商爭逐的熱點市場。8位、16位、32位MCU適用于不同的系統應用,安全系統、馬達控制、電力機車、安全與控制以及車載娛樂系統將成為16位和32位MCU產品的新驅動力。并且隨著市場對汽車智能化、舒適性、安全性要求的不斷提高,32位MCU發展最為快速。未來幾年汽車MCU最集中的發展方向將是混合動力車用MCU的開發。
單片解決方案成應用趨勢
隨著成本意識的提高,單片解決方案將成為一種應用趨勢。汽車電子逐漸與通信、無線技術、網絡等技術的融合,催生了MCU集成RF、光傳感器、模擬器件及多芯片的應用。特別是汽車MCU會集成模擬功能,如飛思卡爾推出了一系列器件,它們就是將高性能的閃存MCU與模擬IC集成在同一個封裝中。
同時MCU和DSP的集成將是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系統的關鍵,目前越來越多原來依賴MCU的應用現在也需要信號處理能力,而DSP能更好地完成這些功能,因此必須將MCU和DSP集成到一起。在此類應用中,DSP通常執行計算密集的算法,而MCU則負責接口、網絡及控制等功能。與分立的MCU和DSP相比,將二者集成在單一芯片中,可以降低系統成本和功耗,同時提高了效率和性能。
內置閃存MCU將成市場主流
隨著汽車向更節能、更安全、更舒適方向發展,內置閃存的MCU將成為市場主流,車載內置閃存MCU占據整個內置閃存MCU的市場份額達到20%。它將替代傳統的MCU,其優勢在于其不僅可以降低研發成本,縮短開發周期,還可減少管理費用,其最大的優勢是靈活性,閃存MCU可以使開發人員快速響應用戶的需求。
內置閃存MCU在發動機控制、汽車音響、導航系統等領域將不斷深入應用,增長趨勢將不斷顯現。如英飛凌于2006年初宣布開始批量生產其面向汽車系統的高級32位嵌入式閃存MCU,2007年年底前,英飛凌預期將為歐洲汽車制造商供應大約600萬套這類MCU。飛思卡爾32位MCU內置閃存容量提高到了1MB,而且針對車用MCU的不同需求,提出了不同解決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