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拖跨“中電賽龍” 昔日輝煌不復在
如今,中電賽龍的辦公大樓已是人去樓空,并被物業公司收回。在中電賽龍正式宣布倒閉之后,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已于7月9日將其經營場所內的財產正式查封。目前,中電賽龍的相關債務和資產仍在清算之中。據海淀法院的現場公告顯示,法院是依據北京沃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與中電賽龍的承攬合同糾紛案裁定查封的。其中,查封的中電賽龍資產總價值僅為47萬余元。
物業公司人員透露說,中電賽龍倒閉前陷入眾多債務糾紛中,債務總額應該超過數千萬,其中僅欠物業公司的費用就高達400萬元以上。
中電賽龍昔日輝煌
中電賽龍成立于1999年12月,是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CEC)和CellonInternational合作建立的中外合資企業,是一家專業從事無線通信終端產品研發的獨立的研發機構。在國內手機領域,中電賽龍亦享有盛譽,一直被奉為中國手機研發的旗幟性企業。
昔日的中電賽龍風光無限,2000年之后,公司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其間先后在中國、美國、法國和加拿大設立了大型移動通信手機研發中心,并于2001年并購了法國飛利浦研發中心。CECW還與英特爾、飛利浦半導體、微軟、摩托羅拉、西門子等多個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海爾、僑興、康佳等多個國內企業是其重要的客戶。
早在2003年,由中電賽龍研發的智能PDA手機CECT藏鏡龍e2800便獲得業界一致好評。收購法國飛利浦研發中心后,飛利浦知名的超長待機(9@9)系列手機,均為中電賽龍作品。國內廠商諸如康佳、海爾早期的超長待機手機也采用了中電賽龍的設計方案。
中電賽龍還承擔并完成了國家重點項目——2.5GGSM(GPRS)核心技術的開發項目。2003年10月,中電賽龍還獲得了合作伙伴Marvell、Elcoteq和Haier等的風險投資總計3000萬美元。同年,中電賽龍的GSM/GPRS/WCDMA雙模多頻手機項目獲得國家移動通信產品開發與產業化專項資金,并開始向3G領域邁進。
不過,好景不長,從2005年開始,隨著阿而卡特、西門子、飛利浦等國際手機品牌相繼出讓或退出,以及中電賽龍自身資金鏈和質量返修率等問題,中電賽龍開始走下坡路。賽龍法國分公司也因西門子手機的重組而關門。從2006年底到2007年3月份,深圳賽龍和上海賽龍相繼倒閉。
多種原因致使中電賽龍倒閉
對于中電賽龍的倒閉,國內很多手機企業沒有作過多的評價。業界人士表示,中電賽龍近年的發展過于封閉保守,未能適應手機產業的市場發展轉變。除此之外,記者認為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飛利浦手機戰略轉變是其倒閉的導火索。去年,飛利浦手機易主桑菲,開始采用其他手機設計公司的方案開發飛利浦手機,中電賽龍不再是唯一的合作方。而中電賽龍和飛利浦捆綁得太緊密,忽視了別的客戶的開發維護。而公司的管理層在客戶發生變化時,并未及時改變策略,沒有預估到未來整個行業的發展。加之諸如阿爾卡特、西門子等這樣的長期客戶相繼“關門”,中電賽龍的業務量開始大幅萎縮。
忽視產品質量與客戶。中電賽龍設計的手機質量問題很多,造成廠商不堪返修的重負。中電賽龍自以為是“老大”,不把客戶當回事,導致很多客戶轉向其他手機方案設計公司。
產品單一,缺少核心競爭力。中電賽龍的產品線非常單一,沒有擴展相關的業務。在德信無線、希姆通這類靈活、高效的手機方案提供商出現后,中電賽龍開始顯現出“疲態”。近年來,不斷涌現出MTK、聞泰等可以提供整機生產方案的手機設計公司,中電賽龍難以招架激烈的市場競爭。
另外,公司的效率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中電賽龍在收購法國飛利浦研發中心后,擁有大批歐洲研發人員,同時也出現了“高工資、低效率、低產出”的現象,公司管理不當、效率低下,不適應行業快節奏的競爭。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國內的手機設計公司須作轉變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比如,在設計好手機方案后,進行主板生產甚至整機生產,然后直接提供給手機品牌等。這樣可以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