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牌中國之路 曲折輝煌之路
[
07-9-2 21:48
] 太平洋汽車網
1890年代初 殼牌運輸貿易有限公司的始創人馬科·森默和森姆·森默兄弟,便已開始把煤油輸入中國,并在香港、上海、廣州和廈門建立油庫。
1894年 森默兄弟已用散裝油輪運送煤油到上海。同年,荷蘭皇家石油公司開始進"Crown"牌煤油到中國。(當時內地稱這"Crown"的品牌為僧帽牌;在香港則稱寶蓋牌)
1903年 原是競爭對手的殼牌運輸貿易有限公司與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作經營遠東的業務,在倫敦成立亞細亞火油公司。
1906/1908年 亞細亞火油公司分別在香港及上海成立辦事處。
1913年 兩個辦事處分別成為亞細亞火油(華南)有限公司和亞細亞火油(華北)有限公司的總辦事處。
1907年 荷蘭皇家與殼牌運輸合并業務,成立荷蘭皇家/殼牌集團。但當時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仍通過亞細亞火油公司的名義經營。
二戰前 殼牌在中國設立了超過50間附屬公司,在約20個省份經營1000個經銷處。
二戰間 殼牌所有設備給日軍占據,并嚴重破壞,一切經營活動停頓。
二戰后 殼牌的重建工作迅速進行。當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49年成立時,殼牌已雇有員工超過1000人,其中包括35名外籍員工和4名華籍經理。
1950年 殼牌繼續在中國發展,并成為當時唯一一間留在中國經營的西方油公司。殼牌在上海的總辦事處獲準保留,直至1966年,該辦事處才結束。與此同時,殼牌在香港的石油和化工產品的業務一直保持領先地位。
1970-1971年 殼牌獲邀參加廣州交易會。
1980年 殼牌在北京重設辦事處,積極開展化工品貿易活動。不久,廣州和上海辦事處也相繼成立。
1983年 殼牌先后與埃克森石油公司和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合作,開始在南中國海進行石油勘探工作。
1985年 殼牌在深圳經濟特區內的蛇口設立了第一個合資企業—華英。
1987年 殼牌在華第二個合資企業在深圳經濟特區的赤灣開始運營。此后,殼牌在中國的業務不斷發展,業務內容不斷擴大。
1989年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殼牌公司簽署合資經營南海石化項目意向書。
1994-1995年 由殼牌參與合資的兩個海上油田開始生產原油。
1996年 殼牌重開在華零售業務,在廣東省開設了第一個加油站。
1997年 殼牌在天津成立了在華第一家化工合資企業,即一個化工儲運碼頭。
2000年10月 殼牌與中海石油化工投資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中海殼牌石化項目合營合同。
2000年12月 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獲頒營業執照。
2001年 殼牌和中石化在岳陽市成立了一個合資的煤氣化廠。
2002年7月4日 殼牌就中國的西氣東輸管道項目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公司簽署了“合資框架協議”,標志著殼牌將與其他外商合作伙伴一起參與這一中國最大的對外開放項目。
2002年11月1日 中海殼牌項目奠基。
2002年 殼牌對西門子在華太陽能業務的收購,使得中國成為殼牌在亞太地區最大的太陽能市場。
2003年5月 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啟動主體工程建設。
1894年 森默兄弟已用散裝油輪運送煤油到上海。同年,荷蘭皇家石油公司開始進"Crown"牌煤油到中國。(當時內地稱這"Crown"的品牌為僧帽牌;在香港則稱寶蓋牌)
1903年 原是競爭對手的殼牌運輸貿易有限公司與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合作經營遠東的業務,在倫敦成立亞細亞火油公司。
1906/1908年 亞細亞火油公司分別在香港及上海成立辦事處。
1913年 兩個辦事處分別成為亞細亞火油(華南)有限公司和亞細亞火油(華北)有限公司的總辦事處。
1907年 荷蘭皇家與殼牌運輸合并業務,成立荷蘭皇家/殼牌集團。但當時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仍通過亞細亞火油公司的名義經營。
二戰前 殼牌在中國設立了超過50間附屬公司,在約20個省份經營1000個經銷處。
二戰間 殼牌所有設備給日軍占據,并嚴重破壞,一切經營活動停頓。
二戰后 殼牌的重建工作迅速進行。當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49年成立時,殼牌已雇有員工超過1000人,其中包括35名外籍員工和4名華籍經理。
1950年 殼牌繼續在中國發展,并成為當時唯一一間留在中國經營的西方油公司。殼牌在上海的總辦事處獲準保留,直至1966年,該辦事處才結束。與此同時,殼牌在香港的石油和化工產品的業務一直保持領先地位。
1970-1971年 殼牌獲邀參加廣州交易會。
1980年 殼牌在北京重設辦事處,積極開展化工品貿易活動。不久,廣州和上海辦事處也相繼成立。
1983年 殼牌先后與埃克森石油公司和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合作,開始在南中國海進行石油勘探工作。
1985年 殼牌在深圳經濟特區內的蛇口設立了第一個合資企業—華英。
1987年 殼牌在華第二個合資企業在深圳經濟特區的赤灣開始運營。此后,殼牌在中國的業務不斷發展,業務內容不斷擴大。
1989年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殼牌公司簽署合資經營南海石化項目意向書。
1994-1995年 由殼牌參與合資的兩個海上油田開始生產原油。
1996年 殼牌重開在華零售業務,在廣東省開設了第一個加油站。
1997年 殼牌在天津成立了在華第一家化工合資企業,即一個化工儲運碼頭。
2000年10月 殼牌與中海石油化工投資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中海殼牌石化項目合營合同。
2000年12月 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獲頒營業執照。
2001年 殼牌和中石化在岳陽市成立了一個合資的煤氣化廠。
2002年7月4日 殼牌就中國的西氣東輸管道項目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埃克森美孚公司簽署了“合資框架協議”,標志著殼牌將與其他外商合作伙伴一起參與這一中國最大的對外開放項目。
2002年11月1日 中海殼牌項目奠基。
2002年 殼牌對西門子在華太陽能業務的收購,使得中國成為殼牌在亞太地區最大的太陽能市場。
2003年5月 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啟動主體工程建設。
|
|
下一篇:殼牌獲“消費者喜愛品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