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捷克包裝--明銳
指導價格:13.99萬-18.59萬
加價幅度:0.5萬-1萬
明銳和速騰一樣源自大眾的PQ35平臺,技術做工保持了德國車一貫扎實風格,大幅度激光焊接以及空腔注臘工藝讓其車身不僅結實而且更耐腐蝕。1.8TFSI動力是明銳目前傲視對手的法寶,這款由大眾投產大連生產的全新渦輪增壓發動機具備比以往速騰1.8T動力更高的技術含量,讓明銳的最大功率從普通1.8T動力所擁有150馬力上升到160馬力,扭矩則增加了19%之多,且在1500轉/分便可爆發出250牛·米的峰值扭矩,動力表現基本等同于2.4升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而油耗則保持比1.8L普通自然吸氣發動機高出一點的水平。經濟和動力性都得到了很好融合
加價點評:斯柯達本來是就一個大眾品牌下的子品牌。與卡羅拉算得上是一款風格迥異的車型。與速騰可以算得上同胞兄弟。因為前期廣告投入較大加之生產量不足,現在各地4S手中為數不少訂單已經有了足夠的加價理由。實際上明銳2.0L車型的發動機和速騰一樣,僅僅是8氣門的老式大眾發動機,談不上先進,唯一優點就是皮實外加中低速扭矩較大。實際上如果購買加價的明銳,還真不如購買同級別速騰。當然速騰現在沒有1.8TFSI動力,但這款國產發動機隨著生產量的增加,不僅可以滿足明銳和邁騰,更可以供應給速騰。所以等上一段時間,比加價購買所謂的明銳車型要好。
而且消費者還需要認清一個事實,斯柯達目前4S分布網絡并不完善(不要把上海大眾4S混為一談),維修保養都存在一定的不便。相比較起來,速騰車型目前表現則好很多。性價比也高出不少。
四、三位一體--漢蘭達
指導價格:37.98萬-46.98萬
加價幅度:0.6萬
此次豐田首次引入中國的全新漢蘭達屬于一款定位非常獨特的全領域SUV,集合了SUV、轎車和MPV三者的優點。漢蘭達將使中國消費者有機會真切感受漢蘭達的舒適和安全以及全新的三位一體優勢。漢蘭達車型之前在國外的表現也是非常出色,它在是北美市場最暢銷的轎車底盤SUV,至今以美國為中心的銷售量累計已超過78萬臺。
加價點評:漢蘭達車型盡管擁有SUV、轎車和MPV三者的優點,對國內消費者而言充滿了新奇的誘惑。但就價格而言,國產后的漢蘭特最少比國外同類車型高出5-7萬。已經有了這么高的差價在里面。再加價6000元雖然不算多,但未免太不把人民幣當回事了。這是我們對于漢蘭達國產后高興心情的唯一遺憾。為何對于經濟并不算發達的中國而言,價格卻高出發達國家市場這么多?除了忽悠以外,我們找不出更恰當的形容詞。
五、精英座駕--邁騰
指導價格:19.98萬-24.98萬
加價幅度:1萬-1.2萬
國產的邁騰采用了德國原版的車身尺寸,相比速騰更長,但比帕薩特領馭短一些。整車激光焊接長度達到44米,保持了空腔注蠟的優秀傳統,車身防銹12年,是大眾PQ46平臺的重量級產品。邁騰車型無論是從配置還是技術性能上講,都是非常出色的。它的技術性能可以說是當今國內車市同類車型上技術水平最高的。
加價點評:邁騰的入門的2.0L車型發動機比較落后,目前也沒有生產,所以加價的都是裝配1.8TFSI發動機車型。這個發動機和明銳一樣。相比領馭,邁騰邁要高出很多,領馭只裝備了基本的ABS+EBD,而邁騰要多出牽引力控制、剎車輔助、車身穩定系統甚至還有動力隨速轉向功能,這些功能能讓駕駛者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享受到更多操控的樂趣,所以在操控樂趣方面,邁騰要明顯優于帕薩特領馭。而在空間方面,邁騰并不占有有太多優勢。從定價來看,邁騰不算太高,但加價后性價比則有所降低。在同級別的車型中,比如領馭和雅閣性價比超過邁騰較多。如果不追求新奇,而是實在的話,加價的邁騰并不值得出手。
六、加價長青樹--凱美瑞
指導價格:19.78萬-26.98萬
加價幅度:0.4萬-0.6萬
凱美瑞將豐田品牌車型設計的老練發揮到新高度,中規中矩的外型沒有什么個性特點,卻給人大氣的感覺;雖然內飾的精細度還能再優化,但其整體布局和風格卻顯得穩重、高檔,在配合還說得過去的定價,消費者追捧凱美瑞也就是十分正常的了。憑借豐田強大的品牌號召力、早年進口佳美樹立的良好形象,凱美瑞連續6個月穩坐中型車銷量寶座的強勁勢頭也實在令人稱奇。
加價點評:比起凱美瑞上市之初加價2-3萬元,現在的凱美瑞加價幅度真的算不了什么。但就凱美瑞這款車型,很多人仍然提出了不少不同看法。論個頭,它不及君越,論做工精細,它不如雅閣。論安全性能,它甚至不如速騰,因為速騰的ESP是標配。真空注蠟,車身總體激光焊接,這些凱美瑞都沒有。論動力,國內的凱美瑞的2.0和2.4升發動機遠遠不及同門銳志V6來得先進。論內部空間,天籟也不比凱美瑞差。豐田的招牌外加國人的購車思想的雷同和跟風心理,讓凱美瑞在國內仍然可以保持長時間加價。目前加價幅度是小了,但論車,還真不對起這個定價。
結語:我們不去批評國人的跟風心理,也不評價廠商的加價行為。更不特意去褒貶某款加價車型。畢竟市場經濟,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人家有錢加價買車的自由,我們有評論的權利,至于值不值得多掏錢,還是用戶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