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項比較
外觀 天籟顛覆視覺的設計
不知與雷諾的合并是否給天籟的設計帶來了影響,在外部造型方面,天籟一反以往的拘謹而明顯帶有歐洲元素。從天籟圓潤的車身造型上可以看到與日產350Z與CIMA相似的家族化特征;而陡然收緊的尾部線條則暗合了近年來歐洲的汽車外形設計趨勢。此外,水晶式的氙氣大燈與日產標志性的鍍鉻四橫幅式中網配合得相當和諧。就車身造型設計而言,說天籟開辟了一個新的思路并不為過,它代表著日產對于
現代豪華轎車的認識與理解。
豐田在12代皇冠的設計過程中提出了“Crown Back to Zero的概念,意為在全新的平臺上打造全新的車型。但從皇冠的外型上來看還在延續著豐田相對保守、含蓄的理念。除了稍顯銳利的前大燈組合,直線與弧線的組合運用在皇冠的車身上顯得很平衡,整車給人一種平和的感覺,這與新一代的德系豪華車在外形設計方面的鋒芒畢露形成了鮮明對比。此外,皇冠的風阻系數達到了0.27,即使在豪華車當中,這樣的成績也是不多見的。相比其他日系車型,新一代皇冠與上一代車型在車身造型方面具有很好的連貫性,作為一個成熟品牌這是必備的特征。
也許與霍頓自1931年就成為通用的子公司有關,來自于澳洲的榮御在外形方面具有強烈的美國車特征,車身寬大氣派,車頭、車尾造型延展平抑,而車頭立標與君威車系遙相呼應。或許受近年來美系汽車“復古”設計潮流的影響,榮御的車身線條相當簡潔,通過一定的壓迫感給人以莊重的感覺,這一點頗像上一代的凱迪拉克。
舒適性 皇冠更加人性化
“以往的汽車制造一般都是從外觀開始的。天籟與其背道而馳,首先是從內飾開始的”,這是天籟首席設計師中島敬對于設計理念的闡述。事實上也是如此,當進入天籟的駕駛室時,如同置身于一間由楓木裝點的居室。在天籟的中控臺上方有觸摸式的7英寸彩色多功能顯示屏,可以在NAVI衛星導航、倒車影像監視以及行車信息顯示等功能中進行切換。天籟采取了無鑰匙進入系統,只要駕駛者身攜智能卡式鑰匙,在0.8米范圍內就可以無匙出入、起動車輛。與上述先進的舒適模塊相比,天籟帶有按摩及加熱功能的前后排座椅已經不算什么。某種意義上,天籟的內部設計已經模糊了汽車與居室之間的界限,至于是否會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則因人而異了。
在舒適系統方面,皇冠與天籟在很多地方都是不謀而合的,如對于楓木的選用(兩者間的差別在于皇冠的桃木起到點綴作用,而天籟則是大面積的運用以達到居室效果)、中控臺上帶有電子語音導航與DVD功能的8英寸觸摸屏、無鑰匙進入系統等;不同之處則在于皇冠更高一籌的工藝水準。此外,對于一些細節的處理體現了皇冠對于人性化設計理念的把握,如可以90度打開的后車門、左右獨立控溫空調等。可以說天籟上有的功能在皇冠上都可以找到,但是皇冠總能給人更加親切、更加體貼的感覺。也許這就是作為日系豪華車軍團的領軍人物,皇冠始終得以屹立不倒的奧妙所在吧。
相比另兩位來自于日本的對手,榮御對于舒適性的理解有所不同。榮御并沒有提供科技含量很高的舒適性設備,算是亮點的DVD影音系統及DSP數字音響系統在當今的豪華車領域里只能稱的上是“標配”。但是榮御以5.2米的車長、2.93米的軸距、1.8米的車寬,在車內空間方面將兩位競爭對手拋在了后面,可以說榮御的舒適性主要依靠空間優勢得以體現,當然,并不否認上海通用是市場營銷的專家,但僅憑空間優勢能否實現其“行政級公商務高檔座駕”的產品訴求我們還需要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