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人——PASSAT領馭

領馭
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現在多數已過不惑。他們是介于陳舊和新潮中間的一代人。他們在物質生活匱乏、精神生活單一的年代里度過了自己的兒童和少年時代,而他們在具有完整的價值觀判斷和是非辨別能力后,幾乎親歷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他們在成長時期所接受的很多教育早已遠離現在的時代,但一浪高過一浪的時代潮流給了他們最豐富的閱歷。也許不能說他們最有資格懷舊,但他們懷舊的內容可能是整個時代發展最為清晰完整的記錄。他們曾經不知道什么是手機、什么是電腦、什么是網絡,但當時代發展到這個階段的時候,這個年齡層成為全社會最具購買力的群體。當然他們并非沒有困惑,一天一變的新潮讓他們越來越有被淘汰的感覺。
60年代的人們處在了那樣一個新舊環境的變革時,而上海大眾領馭所經歷的一切似乎與之有著相似之處。作為桑塔納的后繼者,歷史留給他的不再是長盛不衰的光環,而是一條跌宕起伏生存之路。領馭源自帕薩特B5平臺,在上市之初,上汽對其的期望還是相當高的。這其間的道理其實也很簡單,經過桑塔納和帕薩特的鋪墊,在有著充分“群眾基礎”的中國大環境下,過去所積累下來的良好的口碑是自然是上汽信心的來源。
但實際情況呢,中國車市其實早在之前就已經出現了變革,更多的品牌,更多的車型共存于世,人們的關注已不再只是那俗套的老三樣。雖然領馭在設計上采用了目前大眾最為流行的設計風格,但是同樣價格,更多配置的車型比比皆是,何苦去選擇一個時常讓人滯留于過去那個年代之中的一個車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