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汽車市場上降價的消息喧囂塵上,引得不少人都動了想買車的念頭。“現在我該買車嗎?”對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很難給出簡單的答案。因為價格不是買車的唯一標準。以下是我們總結出來的關于買車的一些問題,希望借此為所有想買車的朋友做個理性的提示。
一、買車的人是誰?
當有人問起買車的事情時,她或他已經定下了自己能出手的價格。在價格確定的情況下,究竟買什么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誰用車。經商的人要的是體面,車不能太小:公務員不事張揚,車不能太時髦;白領講求個性,車要新潮。所以,買車時要先想好誰用車。

二、你把車當玩具還是工具?
車的用途可大不一樣,要不市場的車都一個模子了。買車要先想好到底怎么用車。代步的車只在上下班的時候用,遇到堵車的時候多,自動擋車應該是省 心省力的。經常野外郊游的車最好有四驅,底盤高,不管什么路面都能“勇往直前”。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車不僅是代步工具,還要能帶上老人和孩子,車內一定要舒適,寬敞,后備箱能放東西。想好了你的車是玩具還是工具,買車就心里有準譜了。
三、你修車方便嗎?
正規授權的服務網點太少恐怕是所有想買進口車的人最頭疼的事。到現在為止.進口車在廣州地區設立的受權維修站最多的還是要數本田了,而有的廠家連一家都沒有。車的使用比起任何高消費的東西來說都要復雜得多,機器零件處于“運動中”,但又要保持穩定,不出問題的可能性幾乎是零。所以維修是否方便、維修站的數量是否覆蓋了你經常活動的地區應該成為買車考慮的重要因素。
四、養車的事考慮了吧?
有車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個常理:買車容易養車難。意思是買車是一時的,而養車是長久的。而且,養車花的錢遠遠高于買車。買了車,要保養、要維修、要上保險、要驗車。相同價值的車,因為零部件和維修費用的不同一年可以差出幾萬元。國產車和進口車也差距很大。配件價格昂貴是讓所有進過維修站的進口車用戶都不能忘記的:一次常規養護要上千元、一個燈泡也要好幾百,如果是動力系統出了問題那可真要大出血了。所以,如果你有耐心,可以到汽配城里轉轉,到維修站看看,打聽一下你想買車的易損件和維修價格的行情,對選擇買什么車很有幫助。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