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軸五當變速器傳動簡圖 
|
1-輸入軸 2-軸承 3-接合齒圈 4-同步環 5-輸出軸 6-中間軸 7-接合套 8-中間軸常嚙合齒輪 |
此變速器有五個前進檔和一個倒檔,由殼體、第一軸(輸入軸)、中間軸、第二軸(輸出軸)、倒檔軸、各軸上齒輪、操縱機構等幾部分組成。
兩軸五當變速器傳動簡圖 
|
1-輸入軸 2-接合套 3-里程表齒輪 4-同步環 5-半軸 6-主減速器被動齒輪 7-差速器殼 8-半軸齒輪 9-行星齒輪 10、11-輸出軸 12-主減速器主動齒輪 13-花鍵轂 |
與傳統的三軸變速器相比,由于省去了中間軸,所以一般檔位傳動效率要高一些;但是任何一檔的傳動效率又都不如三軸變速器直接檔的傳動效率高。
同步器有常壓式,慣性式和自行增力式等種類。這里僅介紹目前廣泛采用的慣性式同步器。
慣性式同步器是依靠摩擦作用實現同步的,在其上面設有專設機構保證接合套與待接合的花鍵齒圈在達到同步之前不可能接觸,從而避免了齒間沖擊。
慣性同步器按結構又分為鎖環式和鎖銷式兩種。
其工作原理可以
北京BJ212型汽車三檔變速器中的二、三檔同步器為例說明。花鍵轂7與第二軸用花鍵連接,并用墊片和卡環作軸向定位。在花鍵轂兩端與齒輪1和4之間,各有一個青銅制成的鎖環(也稱同步環)9和5。鎖環上有短花鍵齒圈,花鍵齒的斷面輪廓尺寸與齒輪 1,4及花鍵轂 7上的外花鍵齒均相同。在兩個鎖環上,花鍵齒對著接合套8的一端都有倒角(稱鎖止角),且與接合套齒端的倒角相同。
鎖環具有與齒輪1和4上的摩擦面錐度相同的內錐面,內錐面上制出細牙的螺旋槽,以便兩錐面接觸后破壞油膜,增加錐面間的摩擦。三個滑塊2分別嵌合在花鍵轂的三個軸向槽11內,并可沿槽軸向滑動。在兩個
彈簧圈6的作用下,滑塊壓向接合套,使滑塊中部的凸起部分正好嵌在接合套中部的凹槽10中,起到空檔定位作用。滑塊2的兩端伸入鎖環9和5的三個缺口12中。只有當滑塊位于缺口12的中央時,接合套與鎖環的齒方可能接合。
前置發動機后輪驅動汽車變速器的外操縱機構 
|
1-變速器殼體 2-變速連動桿 3-變速桿 |
一般前置
發動機后輪驅動汽車的
變速器距離駕駛員座位較近,換檔桿等外操縱機構多集中安裝在變速器箱蓋上,結構簡單、操縱容易并且準確。
變速器遠距離外操縱機構 
|
1-變速桿 2-縱向拉線 3-橫向拉線 |
在發動機后置或前輪驅動的汽車上,通常汽車變速器距離駕駛員座位較遠,變速桿和變速器之間 通常需要用連桿機構聯接,進行遠距離操縱。
變速器自鎖裝置 掛檔后應保證結合套于與結合齒圈的全部套合(或滑動齒輪換檔時,全齒長都進入嚙合)。在振動等條件影響下,操縱機構應保證變速器不自行掛檔或自行脫檔。為此在操縱機構中設有自鎖裝置。如圖所示,換檔撥叉軸上方有三凹坑,上面有被
彈簧壓緊的鋼珠。當撥叉軸位置處于空檔或某一檔位置時,鋼珠壓在凹坑內。起到了自鎖的作用。
變速器互鎖鎖裝置 當中間換檔撥叉軸移動掛檔時,另外兩個撥叉軸被鋼球瑣住。防止同時掛上兩個檔而使變速器卡死或損壞,起到了互鎖作用。
變速器倒檔鎖裝置 當換檔桿下端(紅色的長方塊部分)向倒檔撥叉軸移動時,必須壓縮彈簧才能進入倒檔撥叉軸上的撥塊槽中。防止了在汽車前進時誤掛倒檔,而導致零件損壞,起到了倒檔鎖的作用。當倒檔撥叉軸移動掛檔時,另外兩個撥叉軸被鋼球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