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好奇的成都市民發現,城南3家開業不到一年的
4S店,最近又在進行大規模裝修。他們不知道的是,在大興土木的同時,這3家4S店已悄悄辦好了“過戶”手續。
聽過太多有關4S店的賺錢“神話”后,大多數人顯然還不太習慣把它們和有生有死的市場競爭聯系到一起。
“賣店”,說的多做的少 這3家4S店的新“東家”是四川精典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談到這次兼并,精典汽車的總經理萬勇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知道我們會有機會,也等到了機會。”
萬勇告訴記者,他幾乎去過成都市所有正規的4S店。“我發現,有些4S店的經營狀況并不好,即使在市場比較火暴的時候,維修車間也沒有什么生意。我知道,他們的賬是算不過來的。”
其實,市場上有關某某
經銷商要“賣店”的傳聞早已有之,而且遍及大江南北。“今年汽車市場不好,已經有幾家4S店找到我們,希望我們接手了。”幾個月前,北方的一家汽車經銷商就在閑談中告訴記者。“我敢保證,某些品牌的經銷商中,70%~80%都不賺錢。”一家多品牌汽車經銷商也向記者證實。
盡管口頭上說得很熱鬧,但據記者了解,真正付諸行動的經銷商目前還非常少。記者曾詢問過
北京、深圳、廣州、武漢等地的一些經銷商和消息靈通人士,始終沒有得到某家經銷商已經轉讓或者正在轉讓4S店的確切消息。即使在這方面比較“超前”的成都,正式轉讓4S店的經銷商也沒有幾家。
對此,萬勇表示:“機會總會有的,目前最重要的是把手上的工作做好。”
生死競爭剛剛開始 “前兩年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掩蓋了4S銷售模式的固有弊端,這是部分經銷商退出4S店競爭最根本的原因。”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徐向陽早在年初就下了這樣的結論:今年將有一批4S店倒閉或者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