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來,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中高檔轎車大跳水的消息,降價帶來的“高音”已經成為汽車市場上主導“音符”�?墒墙眨瑥募矣棉I車市場卻傳來一種不和諧聲音。引用部分國內汽車制造商的話說:“我們已經沒有降價的空間了”,這其中尤以5萬元以下的家庭用車最具代表性。消費者肯定會問,難道家用轎車真的已經觸及到了“底線”嗎?家用轎車為什么不降價?
中國的汽車產品銷售往往都是這樣一個模式:新產品出來一陣媒體狂轟亂炸,拿出一兩個亮點去“秀”,心動不已的百姓掏著腰包排著隊去等,甚至加價。行業內某些專家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廠家高開低走的價格制訂,幻想高利潤的想法才是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
對消費者而言也不必太過悲觀,俗話說“樹林大了,什么樣的鳥都會有”,汽車制造商中也存在“另類一族”。高的性價比會給家庭轎車的“高利潤虛火”注入了“鎮定劑”,讓消費者能體會到一種久違的“價格安全感”。
汽車價格虛火高的另一個原因是一些沒有必要,又被夸大的汽車裝置被“廣泛認可”。無形中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只有價格合理且穩定下來,消費者對
廠商增強了信心,廠商讓消費者得到了實惠,這才是雙贏。
經歷了“夏季暴雨”的中國汽車價格市場在今年的后半年將會有所緩和,理性的汽車消費觀念逐步形成,百姓的購買欲望也會隨著好產品的出現而迸發。根據
北京的數字顯示,8月份北京的汽車銷售量已經開始逐步恢復,這其中超過50%是家庭轎車的巨大貢獻。那些年均人收入6000美元的家庭轎車將會成為新時期百姓的消費熱點,理智的價格定位,實惠可靠的產品,這才是中國老百姓滿意的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