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稱年底車價大降 經銷商透露“價錢好談”說明壓庫嚴重 “駐顏無術”車有安全隱患警惕,歲末購車要看“保鮮期”
近期購車要注意出廠日期 六招挑出老化車 律師提醒買特價車簽好合同很重要
年關將至。有消息說,春節前車市將崩盤,車價大降。但是,今天有專家提醒消費者,部分降價車是庫存車,所以,近期買車要多個心眼,多看多問,謹防買到過了“保鮮期”的車輛。
年底價格便宜是購車好時機
今年一年,車市冷清。但業內人士認為,從價格上看,年底是一個不錯的購車時機。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其一,迫于資金壓力,經銷商希望盡快將今年的車套現,這將加速汽車價格下滑的過程。其二,大量庫存車的積壓意味著年底這段時間汽車市場供大于求的現狀將進一步加劇,汽車價格也會隨之下滑。
不過,專家提醒消費者,汽車庫存時間長易出問題,因為今年的庫存壓力很大,近段時間內購車要特別注意。
存放超3個月即成庫存車
據一位專業人士介紹,一般存放超過3個月的汽車就屬于庫存車。
據某經銷商介紹,新車的流通銷售周期是3個月左右,從出廠到入庫最后到消費者手中的這個過程在3個月內完成是比較正常的流動。
但是市場時時變化,所以會發生庫存的情況。一位4S店(集銷售、售后服務為一體)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車輛在長期存放不用的情況下,電瓶、塑料器件、車內電線等極易老化,會使日后的使用和維修費用增加。”
更令人擔憂的是,汽車機械結構之間的配合以及潤滑油凝固造成機械部件磨損等問題,都使庫存車存在安全隱患,使消費者在行車過程中有可能發生危險。
挑特價車最好請懂行人幫忙
業內專家提醒,特價車一般來說都是庫存車。不止一個經銷商私下里透露,一旦“價錢好談”,就說明庫存壓力比較大。
一位李小姐向記者講述了她的遭遇:她以低價購買了一輛庫存轎車,隨后這輛車就不停地出問題,一次次進維修店修理,還導致她與商家糾紛不斷,使她傷透了腦筋。
所以,業內專家提醒,在選購特價車時要問問這個車是什么時候出廠的。另外,在提車的時候要詳細地檢查全車的電路、電瓶,對車底盤的檢查更是必不可少的。若是自己不能勝任,最好請業內的熟手幫忙,以免買回去發現新車小毛病一堆,追悔莫及。
常做保養 庫存車也能“駐顏”
庫存車存在的危害該如何來避免呢?據業內人士介紹,庫存車也有“駐顏術”。
俗話說,“車不怕開就怕放。”車輛售出之前,做一些常規的保養,經常發動一下,定期對車輛進行檢查,庫存車和新車就不會有太多不同,也不會存在問題。
據了解,目前一些汽車廠商已推出了“保鮮車”。北京吉普率先打出了“保鮮”牌,稱食品有一個保鮮期,如果超過這個保鮮期,食品將會變質,汽車同樣也有“保鮮期”。
據北京吉普一經銷商介紹,在車市最不景氣的時候,如果有一定的庫存,經銷商就會采取一系列“保鮮”的手段,請專人定期保養發動機,定期檢查庫存車電路等,使每一輛車交給用戶時都是一款“新鮮車”。
買庫存車 簽好合同很重要
中消協有關人士指出,銷售庫存車首先要讓消費者得到知情權。商家不能為推銷自己的車,將庫存車說成是暢銷車,而是要在消費者購車前對車況據實以告,包括是否是庫存車,大概已庫存了多長時間,讓消費者了解買了庫存車后可能出現的問題,并針對問題做一些預防。
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顧問、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寶昌建議,如果購買的是特價庫存車,消費者最好將經銷商所介紹的車況、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等內容形成文字確定下來,簽好合同,以免日后發生消費糾紛。
囑咐一下
六招挑出老化車
庫存車挑好了,老百姓會因為其“跳水”的價格而得到實惠;但如果挑不好,就要特別小心“駐顏無術”而老化的車了。所以在挑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檢查一下車輛具體的出廠日期。一般引擎上會有制造的日期標記,在車內前座的安全帶上也會有制造時間的詳細記錄。
●檢查橡膠件是否有老化的現象。主要是看雨刷器、引擎皮帶、輪胎等部位。
●開動引擎,檢查一下其運轉時是否有異常情況。
●電瓶是否有問題。可以在關閉引擎的情況下打開遠光燈等耗電比較大的電器10分鐘左右,以檢測電瓶的情況。
●庫存車的漆面是不是非常不光亮。
●一般來說車輛的行駛里程應該在1000公里以內。文/本報記者 戴志悅 策劃/財經版組
相關新聞
有數據統計稱目前汽車庫存50萬輛 今年庫存車能賣到明年2月
目前,我國汽車庫存究竟有多少,一直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據某家長期做汽車數據統計的機構計算,今年上半年,汽車庫存達50多萬輛;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前7個月庫存只有11萬輛。
一位經銷中國某知名轎車品牌的銷售公司經理向記者肯定了50多萬輛的庫存數字。他說,汽車庫存包括企業庫存量和經銷商庫存量,一般來說,經銷商的庫存量是企業庫存量的2至3倍。
50萬輛庫存意味著什么呢?業內人士指出,這個數字相當于目前汽車銷售市場3個月銷售業績的總和。也就是說,在不考慮庫存中各種車型和品牌結構的前提下,即使中國的汽車廠商在未來的3個月內不生產一輛轎車,庫存車的銷售也能夠維持到2005年2月。
新聞分析
月底日銷量是月初的9倍
11月汽車銷量不真實程度達到極點
業內對汽車企業銷量增長有這樣一種傳聞:為了提高汽車的銷量,某個月汽車企業會強加給經銷商超過實際銷售能力的汽車。
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有力地證實了這一傳聞的真實性。
聯席會稱,12家主要汽車廠商11月份的統計顯示,11月的最后兩天里乘用車銷量占到了這12家廠商全月銷量的40%,有的甚至達到了月銷量的60%。11月的前三天,12家汽車廠商的銷量僅有1萬多輛,平均每天銷售3500輛;而11月最后兩天這12家企業平均每天銷售3萬多輛,在一個月內月底和月初日銷量竟相差9倍。
聯席會指出,上述現象的合理解釋是,為了完成或接近全年的生產目標,汽車廠商在11月的最后兩天里紛紛向經銷商壓庫存。
對此,聯席會表示,今年廠家向經銷商壓庫的力度為歷年之最,銷量的不真實程度也因此達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