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損失一半生意比前年少賣近1.4萬輛車平均每輛車少賣1.8萬元。
亞市拼縫去年每月拉走3000輛新車買賣,這是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在公布2004年全年市場交易情況時透露的。昨天,亞市商務部部長郭詠向記者表示,無論從汽車銷量還是成交額,去年“拼縫”拉走的生意相當于再開一個亞市。
一直作為北京車市晴雨表的亞運村車市,去年也同樣出現“賣不動車”的局面。在車難賣的局面下,“拼縫”現象愈加嚴重,其成交量與成交額與正規亞市差不多,相當于再造了一個亞市。
亞市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亞市共銷售汽車46458輛,而2003年的銷售量是60350輛,也就是說去年比前年少賣了近1.4萬輛車。下降的還不只是銷售數量,在2004年沒準什么時候不是廠家直接就是商家隨機的降價,汽車銷售平均單價也降了不少,2003年平均單價為15.25萬元,2004年為13.45萬元。私人購車比例在人們持幣待購中的11、12月份都有所下降,未達到90%。
亞市總經理蘇暉提醒消費者,為了保障您的利益,千萬不要與非亞市正式的汽車銷售商及非法人員發生購車經濟交往。
相關鏈接 “拼縫”車沒服務沒保險
據了解,現在“拼縫”已成為非正式的汽車銷售業務員的統稱。“拼縫”人員多游蕩在汽車交易市場周圍,招攬顧客,賺取“拉客費”或通過做假保單等形式騙錢。
今天上午,市消協投訴部主任郎丹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拼縫”屬于無照經營,是非法的。由于消協只受理消費者與經銷商、廠家之間的消費糾紛,消費者與“拼縫”發生消費糾紛,屬于工商行政類處罰,消協是不受理的。
據亞市銷售人員介紹,“拼縫”手里的車都是從代理商處轉手買。如果車出了什么問題,只能由車主自己去找代理商。而且正規的經銷商都向用戶提供免費定期保養或者終身免維修工時費等等,而報價低的“拼縫”是絕不會提供這些服務的。
另據了解,“拼縫”給用戶辦的車輛保險也是假的。車不出險看不出來,只有當用戶拿著假的保險單去索賠時才會知道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