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將密集上市 春節前購車別急于“買漲”
春節前夕,由于部分消費者急于在節前提到現車,天津、海口、北京等地的部分暢銷車型取消了一些價格優惠。一些經銷商也“趁火打劫”,玩起加價才能提到現車的把戲。記者認為,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趕在春節這個關口加價出手或跟風“買漲”并不明智。
首先,2005年的車價走勢已經證明,即使車市局部出現短時間的供求關系逆轉,也不能動搖車價整體下降的勢頭。
其次,2006年新車密集上市。自元旦過后,差不多每隔幾天就有一款全新轎車或改款車型上市。而據記者了解,春節一過,東風雪鐵龍B53(凱旋)、一汽大眾速騰(新寶來)等“重量級”新車也將排隊上市。再往后排,則是豐田凱美瑞(新佳美)等將有可能影響到中高級轎車競爭格局的新車上市。這些新車不但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也將給國內車市帶來更多的變數。因此目前,持幣待購要比加價倉促出手更明智。
從國內主流汽車企業產品價格的穩定態勢上分析,目前,一些合資企業由于要推新產品以及部分老產品嚴重滯銷,面臨很大的降價壓力。此時購車,消費者將背負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降價風險。
另外,記者從一些主流汽車廠商公布的2006年產銷計劃中了解到,這些廠商為2006年制定了或穩健、或大幅的增長目標,有的要比預計的車市平均增長幅度高很多。一些廠家領導甚至放言,對他們來說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他們的難題是“產能不足”。從這些跡象分析,主流廠家對市場占有率提升的“欲望”也將深層次激活車市競爭,引起車價波動。在這種情況下,是在廠家出貨壓力較輕的春節前出手,還是在他們面臨較大壓力的年中或年尾出手,消費者應當做出理智的判斷。
從汽車消費政策面上分析,很多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汽車消費政策也值得等待。例如,國務院辦公廳已經轉發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建設部等聯合下發的文件,要求各地政府在今年3月底之前取消對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的各種限制。屆時地方政府部門的執行情況到底如何,想購買小排量汽車的消費者自然會等待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