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車篇
NO.5
以次充好,以修充換
案例:蔡先生前段時間出交通意外,保險公司定損員同具的維修清單有一長串。該修的修,該換的換,一些車身部件比如引擎蓋和前翼子板都因損傷過重而被列在了更換名單中。修好后沒幾天,引擎蓋就打不開,好容易打開才發現根本不是維修清單上說的換了新引擎蓋,而是把原來嚴重破損的引擎蓋敲敲打打后又給裝上了!翼子板等多個應該更換的都沒換,只修了一下。
點評:汽車使用的零件成千上萬,蔡先生能認得的汽車部件不多,還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傷殘件躲在不起眼的角落茍延殘喘,說不定哪天“發病”就要給蔡先生一點兒顏色瞧瞧。都說汽車維修黑洞多,這個案例也只是其中的一項。
建議:雖然國家對汽車維修企業有嚴格的規章管理,但遇到這種事情,一定要多長一個心眼,必要時帶上一個老師傅一起把關。對了,發現了偷梁換柱的情況也千萬不能姑息維修廠,帶著造假證據和當初簽訂的維修清單去消委會投訴!
此外,大多數正規的廠家4S店一般都會講信譽,建議消費者別為省錢而不去正規店修。
NO.6
名目繁多,就要你暈
案例:王先生為愛車做定期保養。維修廠開出老長的保養維修清單,他沒細看就在上面簽字付款了。回到家,覺得不對,找出隨車說明書仔細翻閱,才發現問題大了:明明是1萬公里的定期保養,維修廠列出的保養項目卻有很多都是要到5萬公里以后才要求保養的,一些零件在1萬公里遠沒有到更換期的也都被更換了。更離譜的是,維修清單中高昂的工時費是依照另一款同品牌高檔車的標準收取的,只不過當時的維修清單過于冗長,這些黑心項目躲在當中未能及時發現。
點評:利用消費者汽車維修知識的貧乏,再加上各種障眼法的施用,維修廠若想“黑”一把消費者,可真的不是什么難事,雖然說國家對于汽修行業的管理是越來越嚴格,但相信短時間內想要徹底杜絕這些貓膩是不可能的。就好比“黑心”醫院做手術的收費清單,蒙病人的事也常見。
建議:除了盡量多掌握有關知識,形成一定的判斷鑒別能力之外,最好的辦法自然還是別嫌麻煩,在交錢之前把收費項目看清楚,勇敢揭出貓膩行為。同時還要舉起維權大旗。當然前提是千萬別貪小便宜,一定要向維修廠索要維修保養發票,以保留維修證據。現在有些維修廠經常提出,若車主不要發票可減掉一些費用,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是占小便宜吃大虧。
相關鏈接:
中國車主經典語錄
別人的排氣管用兩年還沒事,我這車購買不到一年,排氣管銹穿了;換一個需要550元,據說每年要換。
我忠告準備買車的朋友,買車時一定要把售后服務放在首位。
大燈光線不如拖拉機的燈亮,需要亮,就要另外花錢買燈。
在二三擋時給油加速會有車身抖動很嚴重的現象!4S店不但沒有說解決的方法,還建議再開開,并說是駕駛習慣造成的!
肯定是剎車性能有問題。這可是我新買的車呀,怎么跟喝多了似的!
真想對汽車廠商們說,嚴肅點,召回不是毛毛雨!
可能是廠商把利潤點都轉到售后服務這邊來了,因此降低整車質量也是他們獲取利潤的一種手段吧。
不要以為價格低就是靈丹妙藥!
車子嚴重跑偏,4S調了一天沒調好,竟騙人把前胎氣搞成一大一小!
廠家客服人員經典語錄
我們只能處理到這個程度,愛咋咋地!
我們等著車主上訴!
這是用戶使用問題,和我們質量無關!
已經通知維修站處理,其他的無可奉告!
如用戶不能理解處理結果,那就去告吧!
我們不會接受用戶的無理要求!
我們正在處理中!(從此不再有下文)
這個故障屬于正常情況,我們只能修到這個程度!
據公司保修政策,無法保修,請用戶方便時去服務站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