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的銷售高峰過后,4月轎車市場銷量增速已經開始明顯放緩,尤其進入5月后,車市日益見淡,下滑非常明顯,汽車經銷商已經強烈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今年一季度汽車私人消費市場猛然爆發,汽車消費能力已被大量釋放,接下來的幾個月汽車銷售將低于之前的水平,6月形勢并不樂觀,有望成為今年市場惡性競爭的集中爆發點。分析人士認為,臨近年中,為了使自己上半年度統計報表更加好看些,汽車廠商們總是抓住最后一個月放手一搏,施展種種手段開始年中大考的最后沖刺——
一是新車扎堆。新車上市的小高潮在五六月間集中涌現,廣州豐田凱美瑞、上海通用君越3.0L旗艦版、吉利金剛、兩廂?怂、三菱LANCER、奇瑞V5等大量新車,是對車市的強烈刺激。對市場份額的爭奪必然導致價格爭斗,實際上大量新車上市所帶來的影響還沒有開始,但或許就在6月!
二是庫存反彈。按照常規,每年的7月、8月,各廠家要進行生產線調修,全線停產兩星期左右,所以廠家會在六月份加班生產一批產品以供不足,庫存在這段時間內可能會大一些。此外,臨近年中,廠家為完成任務又開始對經銷商進行壓庫。這種現象與去年年中極為相似。隨著年中的臨近,廠家對經銷商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將推出,這將使經銷商也將展開除價格之外的差異化服務。
三是降價促銷。對于沒有新車的這些廠家來說,降價無疑將成為最有力的回擊武器。歷來每年的6月就是車市淡季,5月下旬油價飛漲等用車成本的持續上漲增加的影響將會在6月份表現得更加明顯。此外,從7月1日起,我國的整車關稅將降到25%,以及進口車配額壁壘已被徹底清除、“落地完稅”政策得以全面執行,進口車的新車型會增加,同時價位降低。所以對于國產中高檔轎車而言,進口車對其影響相對會較大,中高端車市的價格“水分”將會在各品牌的相互制衡中越擠越干。
再加上油價的上漲和歐Ⅲ排放的限制,價格戰有愈演愈烈的可能。6月份降價幅度可能比今年前5個月大,從降價形勢分析,競爭比往年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