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正準備買車的人來說,總是要在價格、配置、性價比等一系列因素中做出選擇,當然難免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這里為大家整理一下思路,希望能夠方便買車者。
計算價格底線
一般人們在買車之前總會定出一個大體的價格范圍,然后在一些價格相近的車型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車。在實際的看車詢價過程中,很容易不斷地“升級”,直到最后發現自己的車比原先打算花出去的錢貴了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這里提醒買車者要時時考慮到自己的價格底線。
在具體劃定這一底線時還要將牌照競拍的費用以及保險與各種養路費、小區停車費等開支考慮進去。比較容易操作的方法是先計算牌照競拍的費用,留意一下最新的成交均價,然后再要預備1萬元支付保險以及各種相關的費用。從這個角度來考慮,原本希望在買車上花費20萬元的,其實就只能夠去看15、16萬元價位的車,而看上20萬元車的人,最終花費會在25萬元。
案例:張先生,剛剛賣掉了用了2年半的雪佛蘭景程。猶豫再三,最后決定買06款君威2.5,總花費正好被控制在25萬元多一點,符合事先的預期。
點評:曾經是國內引人注目的豪華車,在價格上越來越低,讓許多別克的愛好者覺得物有所值。其實,別克君威一直為國內消費者保持著良好的口碑,尤其在安全性與舒適性上一向讓人放心,能夠在預算的底線購買到該車,可謂占盡了性價比的好處。
仔細篩選實用配置
對于眾多的豪華的配置,買家是要明顯地多花費一些的,看一看同樣車款、同樣排量下不同版本的價格差動輒數千甚至數萬元就很容易明白這一點。以一直深受歡迎的廣州本田雅閣來說,其配置從大的方面就分為3.0、2.4、2.0三種不同的動力,后者還有手動與自動擋的差別,而自動擋又有普通版、標準版、舒適版,價格從高到低相差1~2萬元,而增加出來的從高級內飾到可調式方向盤,應該說只要適應一下不同的版本并沒有特別顯著的差異。
案例:王小姐:奧迪A43.0車主。該車配備了全時四驅系統,以及真皮淺內飾。
點評:由于沒有其它不同配置的比較,很難看出哪些設備是多花了錢。高端品牌往往如此,買中低檔車就得十分小心地加以比較了。
油耗注重口碑
在人們能夠拿到的資料上,往往發覺不到哪款車比較費油,這就需要從用車人以及各種相關媒體那里搜集實際使用中油耗的口碑資料。這里必須注意的是,油耗高往往與各種豪華配置以及安全與享受設備聯系在一起,所以各人的感受有很大不同。
盡管廠方提供的數據往往難以在實際的使用中得到準確的印證,但這些數據都十分嚴謹,是人們衡量一輛車好壞最重要的依據。以下是必須仔細研究的:1、引擎的排量與先進與否對于油耗的影響肯定是最大的。2、變速箱。自動擋車一般來說要比手擋車油耗高,而同樣是自動擋車或者手擋車,擋位越多的往往意味著其對于動力的劃分越精細,因此也越省油。3、汽車的自重對于油耗的影響就更加直接,因此體形小、裝備少的車得益于較輕的自重而比較省油。
案例:薛小姐,廣州本田思迪1.3手動版,感覺油耗在6-7升左右。
點評:廣本飛度一直在車市里受人歡迎,而思迪則是其推出的最新一款3廂轎車。該車在海外的安全性測試中表現出色,尤其是車前部的緩沖式構造能夠充分吸收行人與車輛碰撞時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減輕對行人的傷害,屬于國際最新的流行理念。
冷門車關注維修價格
車市上有些車似乎從來就沒有熱銷過,于是被人當作“冷門車”。其實在冷門車里不乏技術與質量都不錯、頗受行家們推崇的車;但市場規律是凡是銷量不大的車,維修起來也比較麻煩或者昂貴,這就需要在買車以前認真研究一番。
就一般情況來說,類似于威姿與雨燕這樣比較少見的冷門車與同廠的其它車型比較,維修費用并不見得高,只是后者的“官方”網點并不多,一定要找廠家的特約經銷商做維修保養就多少有點麻煩。而類似于畢加索這樣的冷門車維修保養的費用稍高。對于冷門車車主來說應定期保養,在外出跑長途之前尤其要小心,因為有些車在上海雖然能夠得到正常的維修而且價錢不高,在外地則常常因為比較少見而難以維修,付出的費用當然就比較高了。
案例:王先生,南京菲亞特周末風車主。因為家里附近有一家店能夠維修保養周末風,感覺沒有太大的不便,只是價格似乎高了些。
點評:維修保養可能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多問多比較也許就能夠多討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