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對合資 兩款家用小型車樂風PK風華
多年來,在與合資品牌的交鋒中,自主品牌一直處于下風。有人說這是因為我們的自主車型沒有自己的DNA,也有人說由于我們技不如人、理念落后,只能甘拜下風。如今,隨著市場的發展與擴大,合資與自主品牌車型的交鋒也日益增多,那么自主品牌靠什么取勝呢?樂風與風華的對比給了我們答案。
● 外觀與空間
在外觀上,兩款車有著截然不同的設計理念。樂風繼承了AVEO的圓潤而自成一體,肌肉感十足的車身給人一種充實、飽滿、敦厚和安全的印象;筆直的腰線與“翹臀”構成了樂風最具魅力的部分;同時,三角形的剎車燈使樂風并未喪失“銳氣”……它將雪佛蘭強調“年輕活力”的造車理念表現得淋漓盡致。
『樂風外觀』
而身為自主品牌的風華在外觀上似乎不那么“自主”——盡管外觀由德國的EDAG公司擔綱設計,但其前進氣格柵的造型概念顯然萃取自馬自達、本田等日系車型,尾燈也與某款韓系車相似。然而,我們也注意到,盡管今天的自主品牌仍在不斷向合資車型學習與借鑒,但這種“拿來主義”的痕跡在逐漸消失,而“原創”的成分則逐漸增多:沒有防擦腰線的側身提高了風華的整體感,豹眼大燈的LED分區則是風華的“點睛之筆”……
『風華外觀』
除此之外,在國人比較關注的空間與尺寸方面,兩款車的風格也大相徑庭:風華的“短小精悍”與樂風的“胖墩兒”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兩款車長、寬、高上的差距從視覺上就能直觀地感受到,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前者是否在空間上要輸給“富態”的樂風一回合。但事實卻不盡如此。
我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決定著車內前后膝部空間的軸距方面,風華要比樂風長出12mm。如果說一個數字并不能說明問題的話,那么我們隨行的兩位“重量級”的同事分別于前后排縱向乘坐時的感受則也趨向同樣的結論——風華的縱向空間要優于樂風,不過車內高度與橫向空間則要略顯擁擠。
● 動力與操控
風華搭載的1.5L全鋁發動機由陸風與德國FEV公司合作開發,與樂風的鑄鐵取材相比在輕量化上走得更遠;如果從動力參數上對兩款車進行比較的話,那么風華70Kw/5500rpm與137N?m/3500-4500rpm的峰值功率和扭矩則與樂風1.4L的69Kw/6000rpm與128 N?m/4000rpm拉開了檔次,雖然兩款車的排量和氣門結構也有所差異,但仍不足以彌合車重與價格的差距。
在考慮了這么多的干擾因素后,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兩款車的試駕將是一場有意思的較量——
樂風的起步輕柔順暢,幾乎不費力氣。駛入高速后,隨著車速的逐漸加快,在70 km/h的時速下,風噪和來自輪胎的噪音進入了車廂內,這時的發動機轉速基本保持在每分鐘2100轉左右,機器運轉的聲音并沒有被大量傳入車廂里。前面出現了一輛慢車,降檔,并適當的補了一腳油門,換擋時的檔位還算清晰,由于樂風的離合器有些偏高,車出現了小小的頓挫感,但絕對在可接受范圍之內。伴隨著油門的深入,發動機的聲音也同逐漸加強的風噪和胎噪聲共同進到了車內,在轉速接近4300轉時,油門踏板出現了輕微的振動現象,早就知道樂風不是以運動見長,趕緊升入5檔,見好就收。
在0至100公里/小時提速測試中,兩輛車由于動力儲備并不夠充足,所以都需要用3檔來突破100公里/小時大關。風華在用一擋起步的初駛階段由于輪胎抓地力不足,總是伴隨著長時間的拉帶響胎過程,而在2擋6500轉斷油時時速可以達到93公里/小時,但是在2擋升入3擋的時候,3擋的擋位總有些模糊不清,而且擋位入位總是不順暢,但是憑借著從3500rpm到4500rpm可以一直持續輸出其137N·m的最大扭矩,風華還是可以戰勝樂風的。相信如果換上抓地力更好的輪胎,再將檔位的問題解決好,風華還會有更好的加速表現。
在兩輛車分別試駕后,我發覺樂風的油門反應比較的線性,想要多少就給多少,給我們更加容易控制的感覺。由于它的油門很輕,在巡航駕駛時右腳并不能夠輕松地擱在油門踏板上,如果把腳放輕松的話,自然而然就會把油門踩得越來越深,因此就需要駕駛者經常保持腳掌的緊張狀態,長途駕駛時就會比較的辛苦。
而風華的油門踏板與樂風的相比就感覺硬很多,但不沉。油門初段踩上去的感覺很像是發動機氣門需要清洗時的狀態,需要用些力氣才行,不然油門踏板根本沒有反應。我在測試時還是穿的專業賽車鞋,鞋底很薄,腳感已經很好了,但是就算這樣,只要腳掌稍一用力,油門踏板一動,發動機轉速就輕易上了2000轉。
● 配置與內飾
風華的內飾風格以自主車型經常采用的“清淡口味”為主,中控面板為銀色,其余部分黑黃相間。其配置可圈可點:絨布座椅雖不高檔,但也不乏雅致;側后視鏡采用了電動調節,這在該檔次的自主車型中并不多見;電動車窗控制按鈕的設計有些特別,為前后按鍵式,而非常見的按拉式,剛上手也許要適應段時間。盡管不是什么重要性能,但風華車門的厚重感在同級自主車型中已屬上乘,在消費者看來這是安全性直觀的指標之一。
『樂風1.4L SE MT內飾』
鋁合金輪轂在中級車上也許是項并不起眼的配置,不過在風華這樣一款6萬元左右的車型上則已經比較奢侈了,相比較之下,7.5萬元的樂風也僅僅采用了塑料輪轂。情況相似的還有倒車雷達的裝配。盡管有了這些不錯的配置,但美中不足的是,風華的方向盤無法調節——也許對方向盤角度有特殊要求的駕駛員要扼腕了,在這點上,樂風做的就比較好,雖然只是上下雙向調節,但已經能滿足需要了。
『風華1.5豪華型內飾』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相比較之下,樂風以人性化配置見長:除可調方向盤外,位于中控臺的多功能顯示屏使各個配置的操控更加直觀;可進行高低調節的座椅為不同身材的乘客提供了多樣選擇;行李廂內帶有熒光顯示的逃逸把手為因玩耍而不慎進入行李箱的小朋友指明了逃生的道路,這在同級車中首屈一指;此外,從座椅的舒適度來看,在彈性與包裹感方面,樂風也要強于風華。
樂風的整體做工要優于風華,這從前機蓋與進氣格柵的接縫、內飾的檔次與質地等方面不難做出對比;不過,以風華為代表的自主品牌自有獨到的見解:與外在的做工相比,實實在在的配置同樣能吸引消費者。
● 油耗、噪聲與駕乘舒適性
油耗是消費者比較關注的問題。我們注意到了相同路況下(兩車均跑約50%高速、30%擁堵、20%正常城市路況)的行駛油耗,經計算為樂風為9.7 L/100km,而風華則為7.4L/100km(注:本文為轉載,該油耗數據非太平洋汽車網實測,不代表本站觀點)。在以100~120 km/h的中高速行駛過程中,樂風的發動機噪聲明顯偏大,不過并未出現歇斯底里癥狀;而風華則相對安靜些。
在關系到乘坐舒適性的懸掛方面,兩款車的調校有著不小的區別——風華的底盤較樂風而言更加硬朗與扎實,因此這款車在高速過彎時擁有充足的轉向支撐,但在極速操控駕駛過程中,風華則略顯沉重。而樂風的懸掛偏軟,過坎顛簸不說,即使在過彎時速度也無法大幅提高,因為一旦車速過快,那么整車的側傾感則較為明顯。除此之外,由于車身較高,樂風在高速行駛時風阻較大,因其導致的提速困難也能夠明顯感覺到。
● 兩款車的定位及市場情況
在市場上,兩款車的定位各有目標:樂風偏重于熱衷時尚與運動的年輕人;而風華則更側重于傳統家庭與實用之需。總體看,樂風與風華的市場定位有一定的交集,再加上優惠后的市場價格十分相近,因此“狹路相逢”在所難免。
靠著經營多年的品牌、靈活多樣的銷售策略和廣泛成熟的銷售網絡,樂風上市兩年以來表現成績優秀,直至今天仍在經濟轎車的細分市場穩坐頭把交椅,這與雪佛蘭所倡導的服務理念是分不開的;而風華則由于剛上市、銷售網絡有待完善與市場轉型(由SUV轉向家轎)等原因目前仍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
以風華為例,我們開發現這些自主車型共有的特性——它不同于日系車的軟、德系車的硬、韓系車的靚與美系車的豪華,而是在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不斷提高的性價比和自身品質。盡管我們的汽車產業起步晚,前面的路也很遙遠,但風華等自主車型的頻繁推出已經預示了自主車型DNA形成的開始,這也將是我國自主品牌走上世界舞臺的優勢所在。(來源:搜狐汽車)
相關鏈接:
-
1
海鷗 6.98-8.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吉利星愿 7.28-10.1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五菱繽果 5.68-8.4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大眾Polo 9.09-12.4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firefly螢火蟲 11.98-12.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飛度 8.68-10.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海豚 9.98-12.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MINI 23.38-28.2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AION UT 6.98-10.1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歐拉好貓 10.58-13.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