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殺手
在美國堪薩斯州落網的連環殺手丹尼斯·雷德徹底顛覆了好萊塢電影中的殺手形象。代號“BTK”的雷德并非性情古怪、離群索居,相反,他經常去教堂禮拜,還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時之間,人們紛紛猜測身邊有多少外表溫和的同事、配偶和教友中暗地里卻是魔鬼般的殺手。
雷德之后,美國還潛伏著多少連環殺手,以及如何將他們緝拿歸案成了目前人們廣泛關心的問題。
20名與300名
目前各界對連環殺手數目的估計和連環殺手一樣讓人撲朔迷離。
杰克·列文在波士頓東北大學學習犯罪學,剛出版了一本關于連環謀殺的新書。他聲稱,保守估計美國大約有20名連環殺手,每年有200位受害者。
安·魯爾是一名犯罪專題作家,研究連環殺手方面的專家。他推算,目前全美大約有300名像雷德一樣的連環殺手,潛藏在“我們意識范圍之外”。
幾年前,美國聯邦調查局將連環殺手定義為“一段時間內殺人數等于或者超過3個的殺手”。當時,聯邦調查局宣稱連環謀殺在美國呈蔓延之勢,并估計有20至50名連環殺手潛伏。但此后,聯邦調查局便沒有再“量化”連環殺手的威脅。
調查局發言人肯·格羅斯表示,聯邦調查局總部正同州與地方官員聯合對16起案件調查。這些案件均被懷疑是連環殺手所為。但很可能連環殺人案的書目不止這些。
殺手改頭換面
雷德的落網也讓昔日一些關于連環殺手的傳聞不攻自破。
凱瑟琳·拉姆斯蘭是賓夕法尼亞州迪西爾斯大學一名法醫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連環殺手的歷史。
同人們普遍認為的“連環殺手最可能是白人和男人”的結論不同,她發現歷史上許多殺手是黑人和女人。她表示,盡快糾正那些(對連環殺手)過時的觀念,人們就能更安全。“不管人們怎么寫,(連環殺手)不會只有一種形象,”她說。
“他們靠不停變換出身而得以存在,”她說,“這就是為什么像丹尼斯·雷德這樣的人可以逍遙法外,就是因為社會上這些陳舊觀念的存在……我們的假想給了他們可趁之機。”
凱瑟琳還認為,每個連環殺手都有著各自的經歷與動機,因此很難概括他們。但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全是精神病人。腦掃描研究表明,他們無法感受“環境中包含的情感成分,諸如憐憫、關懷或驚慌”。
“連環殺手”一詞最早由前聯邦調查局人員羅伯特·雷斯特提出。當時,它包含的特征有單身、白人和沒有工作的男性。但現在,雷斯特卻在講述黑人、西班牙人、亞洲人殺手;講述向熟人而不僅是陌生人下手的殺手;講述像雷德一樣正常結婚、工作的殺手。
“這些情況出現并發生變化。上世紀70年代的老規矩已不再適用,”他警告說。就像追捕幽靈。
據列文介紹,在此前一年之內有半數連環殺手落網,但仍有一些殺手很難抓到,因為他們往往選擇陌生人下手———妓女或路人。“這樣,警方通常只能看到棄尸現場,而不是案發現場。當他們找到尸體時,只剩下一堆骷髏。沒有DNA,沒有纖維,也沒有指紋。能確認死者身份已屬萬幸,更別談兇手了,”他解釋說。
在如今對連環殺人案的偵破過程中,傳統的方法正迅速被聯網DNA數據和犯罪數據庫所取代。“許多年前,偵破連環兇殺案更像是靠運氣,而現在則是憑借技術,”雷斯特說。
逍遙30年之久的雷德就是因為一枚指紋而露出馬腳。雷德曾將一個軟盤送到威奇托電視臺,警方在其中發現了一枚電子指紋,并追查到雷德所去的教堂。
雷德歸案后,有人抱怨警方無能,這么長時間才破獲“BTK”案。對此,雷斯特感到非常苦惱。他說:“當你追捕一個形同幽靈、行事詭秘的人時,肯定需要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