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拯救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
據了解,日前,第二屆歐亞世界遺產城市國際會議在麗江國際民族文化交流中心開幕。會議圍繞“成功利用世界遺產,促進歐亞城市發展”這一主題,就“文化遺產保護和有效利用的策略”、“遺產地旅游開發的利與弊”、“有形和無形文化遺產資源的兼顧保護與正確使用”、“文化旅游與城市特色”、“青年人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等一系列歐亞遺產城市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依然迫切的重要課題進行探討與研究。可見,目前中國乃至世界對文化遺產的重視。
民間文化推動傳統文化發展
民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另一半,是一種品類宏富、內涵深廣、載體獨特的文化。民間文化又可稱為下層文化,其范圍包括存在于民間的物質文化、社會文化、精神文化和口頭語言等各種社會習慣、風俗事物。
民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民間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創造的極其豐富和寶貴的文化財富。只有將民間文化發揚光大,民族文化才具有吸引力和影響力,才能在激烈的文化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自大理白族自治州被云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試點地區后,大理地區的民間文化產業呈階梯式增長,為民族文化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理在民間產業文化調整過程中,孕育了電影《五朵金花》、民歌《小河淌水》、電視連續劇《天龍八部》等世界知名的經典文化,據了解,今年大理還投資2400多萬元,精心打造充分展示大理民族文化的《蝴蝶之夢》。這些都充分展示了大理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
每一分鐘都有一批民間文化在消亡
由于民間文化長期不被重視,人們沒有從文化上、從全球化的背景來看待這個“中華文化的另一半”,因此我國民間文化的現狀非常令人心憂,本來就是自生自滅的文化形態正在迅速瓦解、失散、消亡。一些民間文化去年還鮮活地存在,今年卻已蕩然無存,甚至每一分鐘都有一批民間文化在消亡。
云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的聚集區,是民族文化、民族經濟的發源地之一,自盤古開天地之時勤勞勇敢的族群就懂得去建立家園,營造族群文化,并代代相傳形成了特有的族群文化。隨著人類的繁衍生息和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部分族群逐漸壯大,其族群文化也得以發揚,至今尚存,為后人所敬仰;部分族群逐漸萎縮乃至消失,其族群文化亦從此銷聲匿跡,無人問津。“自然死亡”加上人為破壞,無疑加快了中國民間文化的消失。
民間文化推動傳統文化發展
民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另一半,是一種品類宏富、內涵深廣、載體獨特的文化。民間文化又可稱為下層文化,其范圍包括存在于民間的物質文化、社會文化、精神文化和口頭語言等各種社會習慣、風俗事物。
民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民間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創造的極其豐富和寶貴的文化財富。只有將民間文化發揚光大,民族文化才具有吸引力和影響力,才能在激烈的文化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自大理白族自治州被云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試點地區后,大理地區的民間文化產業呈階梯式增長,為民族文化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理在民間產業文化調整過程中,孕育了電影《五朵金花》、民歌《小河淌水》、電視連續劇《天龍八部》等世界知名的經典文化,據了解,今年大理還投資2400多萬元,精心打造充分展示大理民族文化的《蝴蝶之夢》。這些都充分展示了大理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
每一分鐘都有一批民間文化在消亡
由于民間文化長期不被重視,人們沒有從文化上、從全球化的背景來看待這個“中華文化的另一半”,因此我國民間文化的現狀非常令人心憂,本來就是自生自滅的文化形態正在迅速瓦解、失散、消亡。一些民間文化去年還鮮活地存在,今年卻已蕩然無存,甚至每一分鐘都有一批民間文化在消亡。
云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的聚集區,是民族文化、民族經濟的發源地之一,自盤古開天地之時勤勞勇敢的族群就懂得去建立家園,營造族群文化,并代代相傳形成了特有的族群文化。隨著人類的繁衍生息和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部分族群逐漸壯大,其族群文化也得以發揚,至今尚存,為后人所敬仰;部分族群逐漸萎縮乃至消失,其族群文化亦從此銷聲匿跡,無人問津。“自然死亡”加上人為破壞,無疑加快了中國民間文化的消失。
在本頁瀏覽全文>>(共計2頁)
鍵盤也能翻頁,試試“← →”鍵
合作新聞推薦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