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推薦:自駕渝湘黔
關鍵詞:自駕游 |
第四站:龍潭古鎮
鳳凰城至酉陽,大約行駛300公里,為山區柏油路,你可以領略到龍潭古鎮的遺韻。龍潭古鎮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保存有距今200多年的石板老街、四合院、風火墻等。在這里,用火磚砌成的風火墻到處可見,以戶為主體,高約20米。木結構的房屋,一般人家是“三柱四棋”、“三柱六棋”、“五柱八棋”,大戶人家有幾個“四合天井大院”,院內有一間叫“中堂”,作為祭祀祖先、迎接賓客和辦理婚喪事的地方;木板鋪成讀書樓、繡花樓或陳放樓;臨街用木板裝修或以磚泥砌成的柜臺,是主人出售貨物的地方。蜿蜒兩公里多長的石板街,全系青石料鋪就。古鎮上,文昌宮、天后宮、軒轅宮、禹王宮、萬壽宮、龍王廟、火神廟等古建筑的窗欞門楣,畫棟雕梁,飛檐翹角,秀麗又不失壯觀。
龍潭古鎮是采風的好地方。作家沈從文在龍潭寫過古怪“女匪首”王幺妹的故事;著名女作家丁玲也描述過古色古香的龍潭中學;戲劇家田漢在離別龍潭的時候,吟下了“酉陽孤塔隱山嵐,巨石撐天未可探,聞道鯉魚多尺半,把竿何日釣龍潭”的七絕詩。
第五站:大足石刻
從酉陽至重慶約300公里,山區柏油路行駛至高速公路,沿途將經過白水、彭水、武都,來到中國盛產豆腐干第一鎮———羊角鎮。重慶市武隆縣的羊角鎮,是位于烏江邊的一個邊遠小鎮,始建于隋朝。從家庭作坊走出的羊角豆干已成為當地打出的一張“王牌”,一定要買一些慢慢品嘗。
隨后驅車來到大足石刻群,這里距重慶市區140多公里,有石刻造像70余處,總計10萬余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窟)石刻最為著名。大足石刻創于晚唐,盛于兩宋,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造像并陳,是我國石窟造像藝術的典范,規模宏大,內容豐富,造像集中,技藝精湛,充分表現出我國晚期佛教造像藝術“神的人化,人的神化”特征。
大足特產是什么呢?記住: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