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皤灘古鎮 滿是茶樓、酒肆、當鋪……
皤灘地處浙江省仙居縣西部河谷平原,距縣城23公里,居永安溪中游。永安溪貫穿仙居縣全境,東抵臨海市(縣級)椒江入海,是臺州市最重要的主干河之一。皤灘段恰是朱姆溪、萬竹溪、九都坑溪、黃榆坑溪等至永安溪的匯合點,溪面寬闊,盛水期十多只大木船可同時下行;上溯可改旱路經鄰鄉橫溪,登蒼嶺古道,抵縉云、金華,乃至內地贛、皖諸省……在肩挑船載的時代里,皤灘占據著方圓幾百里的地利。
當地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皤灘原為河谷平原中凸出的一塊灘地,因滿布白色鵝卵石,得名“白灘”,隋時始有固定渡口,稱“白灘渡”。入唐,附近村寨的人們拾來木頭、石塊,在渡口邊上壘成攤鋪,做點過往渡客的小買賣,慢慢地形成不定期的早市與晚市。這些早期的小販們整天將攤子搬來搬去,“白灘”于是成了“搬灘”。商埠雛形就在這煩人的“搬灘”中萌芽了。嘗到利潤甜頭的人們,順著永安溪曲曲折折的東西走向,在灘地上蓋房造埠,至五代時初成龍形街衢,入宋稱為“皤灘市”。
皤灘的龍形古街成了不解之謎。人們各從本行出發,以地勢、防盜等角度揣測先人動機,解釋較多的當數“勘輿”說:古人以山之南為陽、水之南為陰,皤灘在水之南,原為“陰”地,故以極陽之龍、至尊之九,曲而成形,是求陰陽調和、人財兩盛。方家之說,姑妄聽之。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街中“龍口舌”前的幾塊唐明石碑,記錄的都是每年夏天溪水大發,沖走木橋,龍街上的商人們便出錢籌渡,免費供過路人等來往。明碑字跡尚清晰,刻有兩種捐資方式:×××助田二畝二分×××助錢七千文……
當然,支撐著商人們熱衷公益的,是皤灘扮演的水陸埠頭角色———古街上幾百家的店鋪長期吐納中轉著東來西往的鹽、布匹、瓷器、山貨等,最興旺時,溪面日停靠商船500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皤灘積累了巨額利潤,挨挨擠擠的商埠、華宅間,嵌滿了茶樓、酒肆、當鋪、書場、賭場、妓院……
地 址:浙江省臺州市仙居區仙居皤灘鄉
聯系方式:0576-7796877
www.xj-tour.com
交 通:從上海上滬杭高速,轉杭州繞城東線、轉杭金衢高速,轉金麗溫高速到縉云出口下,轉330國道向東方向,走35省道到東方鄉轉右往岱石,經三溪、湫山到皤灘即可到達景區
鄰近景點:
高遷古民居、神仙居、仙居。
主要景觀門票:25元
車 程:
從上海至此(426)公里
從杭州至此(247)公里
從南京至此(560)公里
歡迎發表評論和您的游記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