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反光標識的安裝位置有什么規定?

車身反光標識應粘貼在無遮擋、易見、平整、連續,且無灰塵、無水漬、無油漬、無銹跡、無漆層起翹的車身表面。粘貼前要將待粘貼表面灰塵擦凈,有油漬、污漬的部位,用軟布蘸脫脂類溶劑或清洗劑清除,干燥后再粘貼。

對于油漆松軟、粉化、銹蝕或起翹的部位,應除去油漆,打磨并做防銹處理后再粘貼。

車身后部的車身反光標識應由白色單元開始、白色單元結束。側面可以由紅色單元開始,但靠近車輛尾部的最后一個單元應為白色單元。

粘貼車身反光標識后,不應影響車輛照明和信號裝置的性能,也不應在車身反光標識上鉆孔、開槽。

后部車身反光標識應盡可能體現車輛后部寬度和高度,水平粘貼的車身反光標識體現車輛后部寬度,沿后部兩側邊緣垂直粘貼的車身反光標識體現車輛后部高度,貨廂后部邊角相交部分應為白色單元。

三輪汽車、低速貨車、微型貨車及部分輕型貨車因后部貨廂結構不能滿足白色單元相交要求時可以紅、白相交,但垂直粘貼的單元上部應為白色單元。

廂式貨車和廂式掛車后部的車身反光標識應能體現貨廂輪廓。

不同級別的車身反光標識材料不應同時應用于車輛后部,采用一級車身反光標識材料時,其與后反射器的面積之和不應小于 0.1m2;采用二級車身反光標識材料時,其與后反射器的面積之和不應小于 0.2m2。

每一連續段長度不應小于 300mm,且應包含紅、白色車身反光標識至少各一個單元,粘貼間隔不應大于 100mm。特殊情況下,允許紅、白單元分開粘貼,但應保持紅、白相間,每一連續段長度不應小于 150mm,粘貼間隔不應大于 100mm。

如果不能沿車廂后部兩側邊緣垂直粘貼,可在最接近邊緣的寬度達到 50mm 的可粘貼表面粘貼,車身反光標識的上邊緣盡可能接近車廂后部的上邊緣。

側面車身反光標識的粘貼允許中斷,但其總長度(不含間隔部分)不應小于車長的 50%,每一連續段長度不應小于 300mm,且應包含紅、白色車身反光標識至少各一個單元。二級車身反光標識材料粘貼間隔不應大于 150mm,一級車身反光標識材料粘貼間隔不應大于 300mm,粘貼應盡可能縱向均勻分布。

側面車身反光標識的長度對三輪汽車不應小于 1.2m。對貨廂長度不足車長 50%的貨車應為貨廂長度。側面車身結構無連續表面的混凝土攪拌車和專用作業車,其粘貼總長度不應小于車長的 30%。

廂式貨車和廂式掛車側面的車身反光標識應能體現貨廂輪廓。側面車身反光標識材料的級別可不同于后部車身反光標識材料。

車窗玻璃、前后擋風玻璃、車頂不能設置車身標識,車身標識不得采用發光、反光材料或是電子顯示裝置,更不得遮擋號牌。

小型車輛宜設置在車身左右兩側,中型或者大型車輛可根據車身實際情況,在車身左右兩側及后部適當位置設置。單側標識總體面積,不大于該側車身主體顏色面積的 1/3;字號不大于車身高度的 10%;單個文字或者字符不得跨越車門設置等。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2.98-27.98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國產最牛 SUV 的動力系統相當強大。不同品牌的國產 SUV 展現出多樣且出色的動力性能。像仰望 U8 的“易四方”動力系統,四輪電機獨立驅動,馬力超千匹,零百加速 3.6 秒,還有獨特功能;長安 UNI - K 的全新 2.0T 藍鯨發動
伏爾加車性能特點十分出色,有著諸多可圈可點之處。它耐用性極強,堅固的車身結構能輕松適應各種復雜路況,歷經歲月仍能穩定運行。發動機扭矩輸出穩定,起步能力出眾,動力強勁。車內不僅隔音良好,寬敞舒適的座椅與充裕的乘坐空間也極大提升了駕乘體驗。底盤
世界上著名的汽車風洞眾多,如 FKFS 汽車風洞、寶馬汽車公司空氣動力學測試中心、戴姆勒﹣奔馳空氣動力學 - 聲學風洞等。汽車風洞作為產生人造氣流的管道,能模擬多種行車環境,對測試樣車安全性、操縱穩定性等意義重大。著名的汽車風洞各有特色,有
在環境溫度-10℃以上、使用低溫流動性強的機油、車輛為電噴系統或電動車、有較長低速行駛距離以及新車型等情況下,大多不需要原地熱車。如今多數車是電噴式發動機,啟動后機油能很快到達潤滑部件,原地熱車反而會使發動機燃燒不充分增加積碳。啟動即行駛能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