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在低溫環境下的表現怎樣?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在低溫環境下的表現會受到一定影響。

比如低溫干地條件下,測試車型百公里加速平均成績為 6.74 秒,制動距離平均為 37.7 米;極寒干地條件下,百公里加速時間提升為 7.47 秒,制動距離 44.9 米。

國產新能源車型中,定位和售價高的如騰勢 D9極氪 001、蔚來家族等受極寒溫度影響較小,定位較低的像銀河 L6 受影響明顯。

冬季氣溫降低,電動汽車續航能力會下降,原因包括電池性能下降,鋰離子在低溫下移動速度減緩;空調系統消耗電量增高;機械性損失,如橡膠密封條老化影響電池組散熱;低溫下橡膠輪胎變硬,輪胎滾動阻力增大。

冬季使用電動汽車要注意:延長充電時間,因冬季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充電接受能力較差;選擇合適的充電溫度,在 0℃~45℃為宜,盡量避免 0℃以下環境充電,可選室內場所;開車前先熱車,通電后等 1~2 分鐘讓車輛電路和電池組預熱;用車后及時充電,剩余電量在 20%以上,不能放空電量;雨雪天氣充電做好防水,避免戶外充電;關注胎壓并及時補氣;穩定駕駛有助于提高續航里程。

比亞迪在應對低溫方面有技術創新,如脈沖自加熱技術,零下 20℃也能保持高效率充電,騰勢 N7 適配全場景溫控需求;iTAC 智能扭矩控制系統能維持車輛穩定;DMO 越野專用混動架構在極寒環境下有持續高性能動力輸出。

想要提升新能源車在低溫下的性能,可通過提升電芯能力或提升電池包可用容積來實現長續航。如寧德時代、比亞迪研發新電芯技術,也可采用比亞迪 CTB、特斯拉 CTC 等電池包技術。

有了長續航和高效補能技術,還需充電設施跟上,像小鵬、華為的超級快充樁應用液冷技術,能提升充電效率。

插混和增程車型在對抗寒冷方面有優勢,續航焦慮小,可利用內燃機廢熱為座艙和電池供熱,四驅結構適配性好,但饋電狀態下使用燃油成本需考慮。

像阿爾法 S 森林版采用極狐全新一代 IBTC 智能仿生熱管理系統,低溫環境下充電后可對電池恒溫保護,在 -7℃環境中,可將電池容量保持在常溫狀態的 92%左右,即使在 -20℃極寒條件下,也可將電量保持在 85%以上。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寶馬3系
寶馬3系
31.99-39.99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吉利金剛車的空間大小總體來說是夠用的。這款車車身尺寸為長4342毫米、寬1692毫米、高1435毫米,軸距達2502毫米,合理的內飾布局與優化設計,讓車內空間得到充分利用。前排對身高175cm、體重70公斤的乘客也不局促,后排頭部空間有2至
2023款奧迪 A3 不同配置的廠商指導價差價在 4.82 萬元左右。奧迪 A3 Sportback 和 A3L Limousine 各有 6 款車型,前者售價區間為 20.31 - 24.48 萬元,后者為 20.96 - 25.13 萬
2018 年奧迪 A3 的價格與同級別車型相比頗具優勢。與奔馳 A 級相比,奧迪 A3 的官方指導價更低,經銷商報價和落地價也更實惠;和寶馬 1 系相較,其產品陣容豐富,最低配車型配置略高,加上終端優惠,性價比凸顯。此外,奧迪 A3 標配主
2020 款奧迪 A3 兩廂車操控性能頗為出色。其轉向精準度高,方向盤反饋清晰,無論高速還是低速都能輕松掌控行駛方向。懸掛系統調校得當,過彎時支撐力充足,日常駕駛又能有效過濾顛簸。基于大眾 MQB 平臺打造,采用輕量化設計,發動機動力不錯。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