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自動駕駛系統的法律責任如何界定?
自動駕駛系統的法律責任界定是個復雜但關鍵的問題。
完全自動駕駛靠雷達、傳感器、攝像頭和 GPS 等設備感知環境,但在惡劣天氣和復雜路況下可能出錯。
低于 L3 級的事故責任主體通常是駕駛人,高于 L4 級一般是車子。
法律層面,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責任復雜且發展變化,專家有不同看法。比如將系統設計者納入生產者范疇,設計者和制造商都要擔責;設計者也可視為《侵權責任法》中的第三人,設計缺陷導致事故要擔責;還可單獨列明設計者主體地位,各方共同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
實踐中,現有 L3 以下自動駕駛事故,駕駛員常負主要責任,如特斯拉事故。全球首例 L3 以上高度自動駕駛致人死亡案件,測試人員擔責,因主要責任在人而非技術。
未來 L3 及以上更高等級自動駕駛車輛商用后,制造廠商不能因人工智能更自主而免除民事責任,比如日本、德國、韓國的相關規定。
自動駕駛交通事故民事索賠案中,廠商可能要擔責,像特斯拉案例。
自動駕駛汽車法律治理要借鑒好規則,注意三點:駕駛員責任應逐步減少;法律要適應新生產力,及時修訂或出臺法律;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事故責任認定可借鑒現有歸責原則,民事歸責層次較清晰。
要注意自動駕駛的隱私與數據安全保護,建立個人信息保護制度,重視網絡和數據安全,規范信息使用和共享。
構建法律規則體系要借鑒域外經驗,完善前置法,防范系統性風險。
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有相關通知和指南,明確事故責任劃分,未按規定提供材料要擔責,按不同狀態確定賠償責任。
總之,無人駕駛不等于無人負責,要明確責任,完善制度,保障各方權益。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英菲尼迪QX80換裝新型3.5T雙渦輪增壓V6發動機后,動力性能便得到了顯著提升。老款車型搭載的是5.6L V8發動機,最大功率293千瓦。而如今的第三代QX80采用的VR35DDTT型號3.5T雙渦輪增壓V6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336kW
吉利混動車型的電池壽命沒有固定標準,會因車型、電池類型、使用習慣等因素在 1 到 10 年波動。不同車型間,帝豪油電混電池約 2 到 4 年,ICON 混動 48V 電池基本能用六年左右。電池類型上,三元鋰、磷酸鐵鋰等不同電池循環壽命有別。
哈弗 H6 新款的配置十分豐富。從舒適配置來看,有座椅加熱、通風、記憶功能,帶香味頭枕,還有大量軟性材質包裹,帶來愜意駕乘感受。智能配置上,14.6 英寸中控大屏搭配高通驍龍 8155 芯片,智能語音識別免喚醒。空間方面,超 30 處儲物空
本田PS250的二手價格大致在1800元到24000元左右。二手價格猶如靈動的音符,在多種因素交織的旋律中跳動。行駛里程短、成色極品且剛換機油的車輛,宛如車況中的“優等生”,價格能邁向2萬多元;而車況一般、行駛里程較長的,則似“平凡者”,價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