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曲軸的設計如何影響發動機性能
發動機曲軸的設計對發動機性能有著多方面的重要影響。
首先是材料選擇,如 40CrNiMoA 等高強度且韌性良好的材料能確保曲軸的耐用性。
模鍛型腔分模面設計要依據零件外形,沿曲柄外形曲面分模,這樣可自然出模,減少加工余塊和量。
產品基準選擇上,設計與加工基準統一,便于機加找正定位中心,減少累計公差。
通過數值模擬優化毛邊槽設計,對于水平方向不易充滿的中部曲柄部分,下模不增設橋部,只保留上模橋部。
校正模具型腔時,選擇兩頭主軸及連桿頸為校正部位,校正模收縮率為 1.0%至 1.2%。
模鍛成形環節,先將臥鍵裝在模具上并用銷固定,預熱模具,采用機油加石墨潤滑,用天然氣加熱爐加熱毛坯,充分保溫后轉移至預熱模具,先輕擊再重擊成形并空冷。
熱處理采用電阻爐正火,單層擺放鍛件底部增加支架防變形。
在 3D 設計中,新建曲軸文件改單位為英制 in,在 YZ 工作平面繪制草圖并多次拉伸不同部位,在不同平面操作創建孔特征和圓柱體并進行布爾運算。
曲拐布置方式很關鍵,直列發動機每個氣缸對應一個曲拐,V 型布局曲拐數量是氣缸的一半。如 90°和 120°為空間曲拐,180°為平面曲拐。布置要考慮多因素,保證同時做功的氣缸距離遠以維持平衡。
美式 V8 發動機曲拐互成 90°的空間布置運轉平順,NVH 表現好,養護成本低,但占空間大,性能一般。
歐系 V8 發動機 180°的平面布置設計緊湊,整備質量輕,轉動慣量小,能迅速達到轉速區間輸出強動力,但運轉振動大,需加平衡軸。
有限元分析在曲軸設計中廣泛應用,能更準確核算強度。
對于重卡直列六缸內燃機,增大過渡圓角半徑能增加疲勞強度,但軸頸承壓有效長度會減小,軸承承壓面積也會減小。一般過渡圓角半徑與主軸頸直徑比值在 0.03 至 0.09,重卡直列六缸內燃機左式曲軸主軸頸直徑為 100mm,過渡圓角半徑宜為 3 至 9mm。
通過靜力學仿真實驗和企業調研,適當增加曲軸軸頸與曲柄臂的過渡圓角半徑,能降低早期故障率,減少最大應力值。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