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將氫燃料電池的補貼方式由面向全國的購置稅補貼,調整為選擇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三有”城市或區域,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范,中央財政將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范城市給予獎勵,此舉表明現階段下我國對氫燃料電池技術給與了高度重視。
此政策惠及研發氫燃料電池企業,助力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并對推進氫能源基礎建設具有深遠意義。而“以獎代補”的方式更通過設立硬性門檻,意在引入地區、企業間的競爭,相較于在電動車領域“大水漫灌”式的補貼,更具激勵效果,也體現了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決心。
然而“以獎代補”的關鍵是先發展后獎勵,必須先建立起滿足要求的氫燃料電池產業環境和基礎,并且要形成一定的地方產業特色,國家才會兌現獎勵。
隨著當下新基建的腳步,已有不少城市開始了加氫站的建設,但相對應的氫燃料電池車技術的發展卻未見重大反響。燃料電池研發技術門檻高、研發周期長且資金占用量大是行業公認的事實,這使得不少企業在燃料電池領域的研發止步不前。
其實,漢騰汽車是國內比較看重燃料電池的發展的一家自主企業,漢騰汽車在2013年成立初期便確立了“雙驅動”發展模式,以傳統燃油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共同發展,深度布局燃料電池的研發,組建上千人的新能源研發團隊,并堅持“三不省”原則,即研發投入不能省、關鍵設備投入不能省、專家待遇不能省,充分激發研發人員積極性。同時,漢騰汽車還聯合清華大學、中汽研等科研機構建立了傳動、混合動力、電機、環境與材料、電池、HIL等新能源實驗室,大力推進燃料電池車的技術研發。
就在2019年上海車展上,漢騰汽車展出了旗下首款氫燃料電池車型——漢騰FCV,該車的動力系統由一臺由漢騰汽車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的GH40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以及一臺后驅電機組成。其中GH40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最大功率42kW,可輸出電壓280~420V,后驅電機最大功率140kW,最大扭矩320N·m,百公里加速時間僅需11秒。
漢騰FCV具有0污染0排放特點,在純電驅動模式下為0排放,而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工作下產生的尾氣為氫氣、空氣和水。漢騰FCV的純電續航里程超過80公里,最大續航里程可達550公里,可有效彌補當前新能源純電汽車的里程焦慮問題。漢騰FCV兼顧環保與續航,也再次證明了氫燃料電池在汽車發展中具有重大的研發價值。
如今,旗下已擁有氫燃料電池車型的漢騰汽車,在燃料電池領域儼然已成為國內少數幾個掌握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的先行企業。而隨著國家“以獎代補”政策的實施,如漢騰汽車這樣的燃料電池先行企業將獲得進一步認可,不僅能加速漢騰汽車在該領域發展,增加自身技術優勢。更可大膽暢想,坐落于江西上饒的漢騰汽車可將自身作為圓心,輻射出一圈氫燃料電池產業區域,構建江西省的氫燃料電池“三有”城市/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