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國產車市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那邊,中低檔車消費因非典而提速;這邊,中高檔車出現滯銷。
早在四五年前,國內市場對中高檔車型的需求開始顯現出增長勢頭,此后中高檔車產銷量一路高歌猛進。但由于20萬元級別、2.0升排氣量的轎車產品極少,相對低下的產銷數量很難滿足這一檔次消費群體的需求。在汽車市場出現“井噴”的2002年,中高檔轎車的銷售遠遠大于產量,導致多數汽車企業對來年的市場看好,制定出宏偉的2003年產銷計劃,準備大干一場,個別廠家甚至提出產量要翻番的目標。像一汽轎車的目標是4.5萬輛,別克君威是4.5萬輛至4.8萬輛,廣州本田是11萬輛,中華是4萬輛,北京現代索納塔是3萬輛,風神是6萬輛。
轉眼進入今年6月,情況進展得怎么樣了呢?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年1月至4月,全國累計生產轎車56.35萬輛,同比增長113.32%;銷售完成53.95萬輛,同比增長88.24%。
增長是顯著的,但是銷售開始落后于生產。以北京為例,在銷售旺季的四五月份,在非典因素的作用下,車市也的確火了一把,但旺銷的多是中低檔車,而中高檔車卻表現得令廠家失望,出現了滯銷,不少中高檔車廠家在談到銷售時都出言謹慎。從北京各大汽車交易市場排行榜公布的排名不難看出,中高檔車四五月份在北京的銷售情況不甚理想,非典促使部分原計劃購買中高檔車的潛在消費者提前行動搶購了中低檔車。
[1]
|